友军的不战而逃,让日军捡了个大便宜,占领了阵地不说,还派出了一小股鬼子,跟着溃兵的步伐继续追击,显然目的是在制造更大的混乱,企图取得更大的战果。
日军第2批人员已经开始渡江,友军阵地已经失陷,侧翼空门大开,随时会遭到敌人的进攻。
十几度的气温,孙大刚的脑门上却已经开始冒汗了。
此时,他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如果让敌人成功渡江,取得立足之地,产生的后果将难以预料。
他一咬牙,指着远处的阵地问三营长:“三营长,逆袭,把小鬼子给我赶下河去喂王八,能不能做到!”
“能!”
三营长刘有福大声的答道。他是孙大刚的老部下,也是一位敢打敢冲的猛将,跟孙大刚是一个风格,也颇得这位老上级的喜爱。
孙大刚一有最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他,而他也从未让孙大刚失望。
由于友军滩头阵地面积不大,整个三营近八百人直接进攻是摆不开的。
刘有福将手中的力量分为三份,三个连从后面绕过去,封堵日军进攻禅达的路线,并将尾随溃兵的那股日军赶回去。
手中剩余的三个连分左右两翼,在炮火掩护下逆袭,誓要夺取友军丢掉的这块阵地。
PS:知道诸位缺书看,推荐一本书,著名作家张恨水根据常德之战,写出这部名叫《虎贲万岁》的著作。千度能搜,建国前的书了,可能有的书友看起来不习惯。
但我觉得这是值得一看的,抗战时期的守城战,一个衡阳一个常德,皆是以弱势兵力守城给日寇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让日寇都为之动容。
常德八千师,存者八十三。战斗的壮烈残酷可见一斑。 之前天门山尾随远征团回来的,是日军松井联队。天门山一役,松井联队受创不小,被调往了腾冲休整。
接替松井联队的,是日军竹内联队,联队长竹内连山。此人是学土木工程出身,对于修筑工事十分在行。然而对于进攻,他是差点眼光的。
一开始,发现了29师的换防漏洞,自以为能趁势而入,他就把这边当成了主攻方向。
可没成想,周景手底下有一批精干的军官,还有得到了扎实训练的士兵,以及部署在防线后面的炮营。
错误未及时弥补,渡河进攻的一个加强中队日军攻势受挫,在滩头上进退两难,损失惨重。
反倒是一开始被当成了仰攻方向的虞师阵地,守军被大炮一轰全傻了,两个小队的日军轻取阵地,取得了立足之地。
竹内连山自然是大喜,及忙命令第2批渡河的军队改变登陆地点。
然而就在此时,领到命令的刘有福,已经开始带队攻击,刚刚立足未稳的日军。
三个连队训练有素的攻击,还有炮火掩护,刚刚占领了阵地的日军有些傻眼。
由于阵地防守方向,是面向江岸的,日军也无法有效利用阵地,只能勉强依托地势战壕节节抵抗争取时间。
为了争取时间,江对岸那头的竹内连山,不顾阵地上敌我纠缠的局面,疯狂的下令火力覆盖,要用炮火强行争取时间。
的确,轰隆隆的炮弹在人群中炸开,正在拼刺刀的双方都有些懵逼。
正在进攻的刘有福一营,人数众多自然损失更大。可小鬼子也不是毫发无伤,不少人被己方的炮弹炸死炸伤。
这也恰恰说明了日军的疯狂,因为在常规情况下,双方进入肉搏战时,为了防止误伤己方人员,炮火是停滞的。
日军一个加强中队,被控制在2团阵地线浅的滩上,寸步难进死伤惨重。
两个小队的日军伤亡过半,在虞师阵地上顽强抵抗,而在他们后面,已经有约一个中队的鬼子乘舟到了江中心,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登陆了。
周景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局面,他深知决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小鬼子想要强行登陆,那就决不能让他们成功。
他走进炮营的地下指挥所,抓起电话说:“给我接孟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