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论她怎么喜欢他,他总是无动于衷,忽视她的所有举动。
人心就是那样奇妙,追求她的她不喜欢,对她丝毫不假以辞色的,她又喜欢的不得了。
连夜乘车赶来,她有一肚子话想说,可到了嘴边她又迟疑了:“你……”
“怎么了,这场仗才开始,这就要做采访了吗?”周景又咬了一口馒头,口齿不清的问道。
“嗯。”
刘诗雯用力的点了点头。
“那你要问什么呢?”
问什么,一直想着见心上人,刘诗雯还真没细想过。
忽然想到那几个参谋谈起的突击队,她顺口问道:“听他们说,在怒江那边打得激烈的是你们的突击队。
他们有多少人,是谁在指挥,你们想要派遣他们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呢?”
怪不得能做记者,周景被一个三连问,问的差点没噎住了。连忙喝了口粥,把馒头压下去。
“还真是牙尖嘴利的女记者。”
他笑着调侃了一句,整个人又变得神采飞扬了:“突击队有81人组成,全是我师的精英骨干。
由我师的参谋长龙文章亲自带队,直插敌人的心脏,意图将敌人最坚固的堡垒占领。
然后等我军大举进攻时,里应外合将敌人击垮,收复整个天门山。
同时也就可以恢复此处横跨怒江的大桥,对我整个远征军进攻态势起到有利的影响。”
刘诗雯拿着一个笔记本,简略的将一些关键字词记录下来。
她现在突然有了很多问题要问,可又不知道从何问起。
81人的突击队进攻敌人腹部,还要夺取敌人最坚固的堡垒,这要怎么才能做到?
师参谋长龙文章,她记得好像已经是上校了,离将军也只有一步之遥,为什么会带队去做这项危险性极高的任务?
他们现在成功了吗?
战略可以达成吗?
在周景这里,总是能听到一些劲爆的新闻,一些值得书写报道的素材。
她喜欢这个男人的原因又要加一条,那就是这个男人总是能创造一些意外。 明天就要上架了……
感谢、感谢、感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其实想了想,不知道该说什么了。(ー_ー)!!
突然又想到,团长好像要拍第2部,这大概算是个好消息,值得一提。
团长这部电视剧意义很深刻,他要讲的东西很多,给看过的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我写的这部分应该算作同人,没有想讲什么深刻意义的想法,大概就是想自嗨,最起码让他们在我的笔下,不用那么惨了。
后来写着写着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所以又去读了很多关于抗战历史的书。
每天读的时候都感到心累,因为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真的是不堪回首。
因为历史不堪回首,所以涌现了一大批抗日神剧,当然也有西方国家的抗德神剧。
过去的无能,只能让文艺战线的作者编剧想着法子美化了。
好在现在我们国家也强大了,站起来了,悲剧不会再重演。
今天我才看到,在18日,中国军网的报道,海军舰艇编队首次以战备训练姿态进入西半球。
真的是来而不往非礼也,美国佬又该睡不着觉了。(?????)
……
想想还有两件事要说,此前起点有72位书友打赏,还有其他平台的七位,感谢大家。加俩更会在后面。
我本人偏懒散,其实攒不下存稿,周一才知道会上架,所以也没有上架爆发,明天只有两章,12点以后发,周六我争取多更新一些。
卖萌打滚再为明天求个首订。(?????) 突击队还在那里疯狂的杀戮,用喷火器和冲锋枪扫射每一条坑道。
把手榴弹扔进每一个拐角,用炸药块炸塌岔道,砸烂所见的任何通讯器材,切断所有看得见的任何电话线,连最原始地通话管都被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