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儿,凭啥拒绝呀!
他们想也想不通。
周景也不会跟他们解释,有一种东西叫做三观不合。
一段感情,重要的是金钱吗?重要的是地位吗?重要的是容貌吗?
或许那些都很重要,但对于他们这种身份的,那些都不重要了。
周景要钱有钱要势有势,还会缺漂亮的女人吗?
他所追求的自然是精神上的合拍,可偏偏在这一方面两个人是不合的。
刘诗雯出生于高官家庭,她所受的那一套教育,跟周景完全不同。无论是从生活习惯,还是从接人待物方面,两个人都相差甚远。
周景能看得出来,刘诗雯在面对地位远不如她的人时,有一种源自骨子里的傲慢,轻蔑。
她的温柔,只属于能征服她的男人。而周景不愿意做这个角色。
因为他们俩有最重要的一个分歧——信仰。
刘诗雯信仰三民主义,代表资本家买办的利益,时常会讲党国利益。
周景虽然不是党员,但那也是共青团员,学的是毛概,吃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大米,屁股坐哪边是显而易见的。
为党国卖命,为那一小撮人的利益卖命,绝对不可能的。
当然,周景不会把这些心里话说出来,在目前的情况来看,守口如瓶明哲保身还是极为重要的。
孟烦了还要去通知别人,跟周景告辞后,便去忙活了。
周景抬头望着天,心思全放在了聊天群里,马上就要离去了,该谈谈下面去哪里了。
……
一周后。
禅达城外,周景站在车边与给他送行的人告别。
方一鸣,龙文章,孟烦了,迷龙,要麻,不辣……能扯上关系的,能来的都来了。
方一鸣接任了周景的师长位置,他清楚谁是他的恩人,没有周景就没有他的今天。
一车贵重的礼物,连司机都配齐了,安排的明明白白。
只是让周景有些哭笑不得,因为方一鸣从他这里吃的回扣,通过这种方式回到他的手里,还真有一种轮回的感觉。
龙文章补位副师长,他不是收刮钱财的那种人,也没那方面的意识。所以并没有给周景准备什么贵重的礼物。
他,还是周景第一次见他时的那种笑容,手上托着一宽红色的布料,“师座,虽然您当了军座,但在我心里,还是那个带我们从缅甸打回来的那个团座。
这是咱们远征团的旗帜,一下就改编成师了,也没用得上。给团座带上,留个纪念。”
周景接过旗帜,一甩手抖开,只见红底上面绣着三个黑色的大字——远征团。
“好,这份礼物我喜欢。”他拍了拍龙文章的肩膀,满意的笑了。
孟烦了的表情十分尴尬,沉浸在新婚假日中,他是三人当中最后一个知道周景要走,仓促之间哪会想到准备什么礼物呢! 礼物,周景倒是给孟烦了准备了一份礼物。
“烦啦,我住的那个小院里你得给我保留着,时常打扫着。里面留了一些纪念品,你得给我保管好。当然,闲暇的时候我也允许你看一看,瞻仰瞻仰我的荣光。”
虽然二人年龄相仿,但周景老气横秋的语气,熟练的拍肩动作,还真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孟烦了又能说什么,他有今日离不开周景的提携,周景有什么吩咐,他听着就好了。
这又没有多难,更何况听周景的意思,好像那些东西很了不得,回头一定得看看。
周景和迷龙他们又说了几句告别的话,摆手拒绝了众人继续送别的想法,乘车离开了。
别人不知道,周景自己心里清楚,此次一去便是永别,再也不可能相见。
该说的话都说了,该做的事情也都做了,以后的路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只希望他们能够不负国家,不负人民,不负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