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是爱情_作者:星风若涣(25)

2018-02-28 星风若涣

  第三次月考,我终于又夺回了第一。老师同学都惊讶于我进步好快,可是没有人知道我舍弃了什么。也没有人知道,我多恨自己,恨自己当初那个孤注一掷的决定,到最后不止失去了第一,连我青春里最明媚的那道风景也一起失去了。

  高一在吃力的苦读中,不着痕迹地流逝。

  高二随之而来的,便是文理分班。说着想梦想成为一名作家的我,最后还是没能选择文科。因为旭阳中学重理轻文,文科就两个班级,在这里读文科无异于自我放弃。你看,一步错,此后步步受限。不得不承认,命运这盘棋下得太妙了,环环相扣,即使我不认输,它也不会给我反转的余地。

  张君易也选择了理科,我们还是同班的。但那已经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因为那个一起奋斗的约定,早已是风中的诺言。

  10年夏,我们终于进入了魔鬼高三。旭阳中学说我们这一届是苗子最好的一届,因此为我们开创了先河,要从重点班,再挑出一个30人的种子班。以高二的期末考成绩为准,一开学就轰轰烈烈地进行大调整。这一次分班,我和张君易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再有交集了,因为我们不同班了——他没有上榜,熟悉的老同学里,只有程熙一路相随。

  在高二与高三期间,我虽不是每次第一,但也能稳定在前五,有人可以竞争是再好不过的事,因为那样每次月考后的揭榜才显得愈加振奋人心。而我也能全心地投入到每一次的角逐中。

  可是这时候我舍友许阳卉却告诉我一个没办法让人充耳不闻的新闻——张君易和我另一个室友叶恺彤好像走得很近。

  “很近是多近?”

  “我每次周日下午早点来学校的时候,都会看见教室里只有他们两个。”

  “那他们两个在干嘛?”

  “在做作业啊,有时候也会聊天,只是我一去就不聊天了。”

  “那他们是坐在一起,还是做很远呢?”

  “倒是坐得挺远的啊,但是因为遇见的频率多了就会有点奇怪。”

  奇怪吗?对我而言,是见怪不怪吧。张君易当初和我不是坐的更远,在没有人的教室一起做作业、一起聊天,这样的事——我经历得还少吗?那意味着什么,我比任何人更清楚。所有的暧昧和好感,不就是这样开始的。

  我很想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可是我知道了就必须去确认,才有办法安心读书。我以为张君易是生气,但是肯定也在默默努力的,这点默契应该有的啊……那么在我不知道的那些时刻,发生了什么?他有了新的和他一起努力的人?

  打开QQ,竟不知该从何说起,原来我们已经那么久没有说过话了,指尖轻点,竟是再疏离不过的一句问候:“最近还好吗?”

  “还是那样,是没办法追上你们领先集团了。”

  可我想问的,并不是成绩。他的每一次排名,我记得比自己的还清楚。

  “很辛苦啊?”

  “找不到动力,觉得很累……”

  “你不是……已经有了一个盟友?”最终还是进入主题了。

  “你说叶恺彤?”

  原来是真的……人的第一反应是骗不了人的,无心的反应往往是真心的选择。

  见我很久没有回复,他又补充了一句:“你现在状态很好,不要被其他事影响了。”

  “放心吧,我知道。”

  下线,关机。五味杂陈。但我想,也许真的就只是“盟友”。毕竟以他现在的成绩,叶恺彤比他好一点点,两人确实可以构成互相勉励的同盟,在高考的这场战役,有个盟友总是比孤军奋战好得多。他不希望我被其他事影响,那么他还是关心我的,不是么?这也许就是传言罢了,校园最常上演的不就是这样捕风捉影的戏码?他的答案,是为我好的,那么我选择相信他。相信他一定还在遵守那个一起努力的约定。

  第14章 从没相信过

  14

  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月考中,已经到了最后一次月考。距离高考只剩一个多月了。

  就在那个传闻被我忽略了很久之后,我终于有了“眼见为实”的机会。

  像每个立志奋战重点大学的高三学子一样,我每次晚自习都等到教室熄灯前十分钟踩着点走的,而我发现每次那个点总也有着三五个人,还是没走,于是我这天不知是跟他们较劲还是跟自己较劲,我一定要呆到最后一个才走,连这都坚持不下来,我有什么资格说要考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