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家开始_作者:烛(21)

2020-07-21

    “原因很简单。”

    导师的声音,变得高昂起来:“就是一句话,思想的独特性。”

    “你的思想与众不同,艺术的风格鲜明独特,艺术上超越了幼稚阶段,摆脱了各种模式化的束缚,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

    导师轻声道:“毫无疑问,在这些画稿中,白叶已经把他独特的思考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进而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让人在情感上与之共鸣。”

    “这是大师的作品,才具备的特征。”

    “另外你们扪心自问,自己有类似的意识吗?思考的角度,从具象到抽象的取舍思维,真的可以做到他这个地步?”

    导师低笑了下,有点儿感叹:“半年前他的作品,也就那样吧。没想到半年时间过去,他的作品有没有进步我也不好说,但是思想境界确实有了很大的突破。”

    “这算什么……涅槃吗?”

    “浴火重生?”

    “蜕变?”

    导师摇头,有点困惑,也有点意外:“低谷反弹也未免太夸张。”

    “或许白叶真的是天才。”

    “所以李东兴才会费尽心机帮忙包装运营。”

    “难道这家伙的眼光,真的比我好?”

    导师思绪飘飞,目光定在画稿上,陷入沉思。

    一帮学生默然,他们再不服气,在聆听了导师的点醒之后,多少也有几分感悟。至少在换位思考之后,他们也有了答案。

    让他们描绘十一张画稿,这不是什么难事。

    问题在于,公牛变形的过程,从丰满立体的形象,再到极简的线条构造。

    这个做减法的过程,他们应该办不到。

    或者说在白叶之前,他们从来没有这个意识。

    这就是差距。

    当然,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随着视频的传播,大多数人没有导师的美学功底,也没有导演的鉴赏、审美能力,所以对于白叶的画稿,认识比较肤浅。

    或者说普罗大众关注的重点,不在于画稿,而在于白叶这个人。

    由于大半年,许多人的落井下石。

    不客气的说,白叶的负面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现在他的视频一出来,一些人根本没细看内容,就直接呵呵一笑,在键盘上敲打文字,发表评论。

    “果然,风头一过,就冒出来洗白了。”

    “才半年而已,太着急了,以为大家是鱼的记忆吗?”

    “没事,我都记着,品行有问题的人,我都记在本子上,直到天荒地老。”

    “路人表示……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白叶啊,那个洗钱的画家?”

    “……”

    这些基本是普通人的看法。

    至于一些业界人士,自然也注意到了视频。

    他们看了,多数人只是一笑置之,没有任何的触动。

    因为他们很清楚,白叶成名太快了,犹如无根的飘萍,根本没有扎实根基,就栽了一个大跟头,直接跌落低谷。

    尽管他们也清楚,白叶属于无妄之灾,纯粹是受到了李东兴的牵连。

    但是没办法,谁叫他倒霉呢。

    跟错了人,站错了队,自然是一损俱损。

    最重要的是,一个被打落尘埃的人,肯定很难爬起来了。

    艺术行业毕竟不是娱乐圈,还有黑红的说法。

    可能在娱乐行业,黑红也是红,有话题,有人气,可以变现。

    艺术圈不能这样玩。

    特别是白叶这种,没在市场上证明自己,只是靠推广的手段上位的画家。一旦剥离了营销的外衣,到底有没有人愿意为他的作品买单。

    这无疑是个未知数。

    一帮画商、画廊主,不敢下这个赌注。

    再说了,与其费力气、心机拉白叶一把,不如把同样的资源,用在其他人身上,自己捧一个人上位,利益更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