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家开始_作者:烛(315)

2020-07-21

    他在研究设计之后,发现所谓的二分宅,分明是传统四合院的变形,拆解了老胡同宅院,再重新构架,形成了新的建筑。

    从外面看房屋,感觉像是封闭的,孤立的存在。但是走入其中,却是四通八达,完全开放的空间。

    这种形式造成的效果,就好像建筑与风景互相环抱,坐山面水,充满了山水意象。

    梁宇越是研究,越是感叹白叶在建筑上的天分。在监造房屋的时候,更是想拉着白叶一起探讨,可是却找不到人。

    这就是梁宇不高兴的原因。

    在他看来,白叶雕塑、绘画什么的,太浪费时间精力了,不如干脆舍弃二者,专注于建筑设计,必然有一番大成就。别的不多说,不管是雕塑也好,或者绘画也罢,在短时间内,绝对不可能与建筑设计相提并论。

    嗯……

    接触久了,梁宇也看穿了白叶是“财迷”的真相。所以他有把握,也有信心,说服白叶“改弦易辙”,进入正途之中。

    可惜白叶一直不在,没给他机会。

    现在他可算回来了。

    梁宇端了几分钟架子,就借势下台了,然后开始介绍工程的进展,“白叶,这个二分宅,已经完成了六成。主要是你不在,一些空间构造布局,你也没说清楚,只能我自己摸索研究,耽搁了不少时间……”    二分宅,不同于普通的建筑,只要钢筋水泥砖块就可以修建。

    实际上在白叶的构想中,二分宅虽然不是照般传统的古建筑形象,但是其中的架构还是以传统的“石柱体”+“木梁柱”为主体。

    材料的选择,基本以天然为主。

    甚至于,建筑的外墙,更是以夯土建筑。

    所谓夯土,就是要将泥土中的空隙,经过夯的动作之后变得更结实。

    夯实的土最终变得具有混凝土一样的质地,外表看上去像是坚硬的石头。夯土建筑通常冬暖夏凉,而且具有防火功能。

    夯土,在广大乡村中,普通使用。

    但是在现代建筑中,这是一种被淘汰的技术。

    白叶却让梁宇重新利用起来,这让他错愕,然后惊叹白叶的大胆。他有一种直觉,如果这个二分宅修建出来了,肯定和佛堂一样,受到行业的肯定。

    那个时候夯土墙技术,或许会在当代建筑中,重新焕发生机。

    他作为参与者,与有荣焉。

    可是白叶却不重视的样子,也难怪让梁宇生气。他觉得白叶,不明白二分宅的存在,对建筑生业的意义,正想指点他一番。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人在山上匆匆奔了下来,远远叫道:“白生,老爷子有请。”

    老爷子自然是陈万年,这段时间来,他真的驻守在佛堂了。也不是说,对方居住在佛堂,食宿什么的自然是在旁边的文村。不过他白天,习惯大早起来,到佛堂静坐,把自己当时是佛堂的主持,每天迎来送往,不亦乐乎。

    两三个月了,都没腻味。

    “好,我马上去。”白叶回应一句,就转身看着梁宇,一脸无奈之色:“师兄,金主有请,我先上去了。”

    “去吧,去吧。等下再聊,别逃了。”

    梁宇没好气,却明白轻重。

    毕竟他也清楚,修建二分宅的资金、材料,可是陈家提供的。

    得罪谁也不能得罪掏钱的人呐。

    白叶向山上走去,来到了莲花池旁边。

    只见此时,池边也有不少游客在拍照,兴致勃勃地轻声聊天。这些人应该是才从佛堂中出来,尽管有许多话想说,但是声音却很轻很细。

    人心果然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白叶走到了莲花池中间的通道,跟着几个人排队,慢慢到达了底下。不过他没进入左边的木板走廊,而是直接从右边的小门进入一间禅房中。

    咦。

    才进入,白叶一怔。

    只见还算宽敞的禅房中,盘坐了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