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此事,大家议论纷纷,各种发表了看法。
“我不信……”
“我也觉得不可能。”
“造谣!”
……
“我信。”
“白叶这家伙,就是喜欢折腾,干出啥事来,我也不奇怪。”
“就算是真的,也没必要大惊小怪呀。他画白描又怎么了?画得是好是坏,有人看过了吗?如果只是入门的水准,大家在这里煞有介事的探讨,未必太可笑了。”
“有道理!”
质疑、相信、不置可否。
各种态度,汇聚在热潮,也惊动了杭州的一位国画泰斗。
范吉安,杭州国画界,首屈一指的大人物。
他是画坛巨匠,从小学画,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在杭州画坛中,小有名气了。等到二三十岁,开始扬名江南地区。四五十岁,成为了全国闻名、举足轻重的画坛大师。
现在如今,他恰好七十岁,回到家乡养老。就在西湖边上,修了一栋小别墅,每天养花种草,提笼遛鸟,好不惬意。
这一天有客来访,说起了白叶…… 小小的别墅,在范吉安的精心布置下,淡雅又温馨。
特别是茶室中,各种木质家具、地板,只是经常简单的抛光,根本没上油漆。人在其间,还能闻到淡淡的原木气息。
藤椅、竹案,红泥小火炉。
烧红的橄榄炭上,架着一只泛紫色的别致小壶。
壶身镌刻、图案。
把柄印章。
风雅。
韵美。
毫无疑问,这是一只精品紫砂壶。
款识中,白叶两字,格外的鲜明。
滋滋……
一会儿,壶流喷出雾气,浓郁的茶香开始弥漫。
范吉安提起了小壶,给客人倒了一杯香茶,神情颇为得意:“你品尝一下,我亲手炒制的茶叶。”
香,真香。
客人不急着喝茶,先端起了杯子,观察茶汤的颜色。清澄的色泽下,还有几分淡黄之光。
香气扑鼻,不仅有茶香,似乎还有花香。
客人嗅了嗅,才开始品味。啜了一口,赞不绝口。
范吉安笑容满面,语气倒是谦虚:“说实话,我制茶的手艺,也就是一般,主要是这紫砂壶,那是真好。”
“不仅是造型做工精细,泥料陶土也十分特殊,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茶的鲜香气味。”
范吉安由衷称赞:“可以说,今年艺术界,给我最大的惊喜,就是这个紫砂壶啦。”
客人也知道,范吉安不是偏爱,而是讲述一个事实。但凡明眼人,都知道紫砂壶的魅力,更清楚它拥有广阔的前景。
或许紫砂壶比较昂贵,对于普通人来说不怎么友好。但是对于一些不差钱的人来说,贵反而是优点。
物以稀为贵,反过来也成立。
东西贵了,意味着产量少,稀罕,适合投资、收藏。这种情况下,紫砂壶自然风靡天下。
在范吉安述说自己,对于紫砂壶的喜爱之时。
客人的眼珠子一转,就笑着说道:“范老,你对紫砂壶这么推崇,眼下这创造紫砂壶的人,可是就在杭州呀,他没来拜访过你吗?”
“谁?白叶?”
范吉安一怔,旋即把玩着紫砂壶,不以为意:“我欣赏紫砂壶,与他何干?品尝美味的鸡蛋,难道还要认识下蛋的鸡?”
话虽如此,他还是不经意问了一句:“他来杭州干嘛?”
“据说他修了座庙,还在庙里创作壁画。”客人趁机道:“见过壁画的人,都感叹他画得好,绝妙。”
“什么壁画?”
范吉安又多了几分兴趣。
“不清楚。”
客人嘿嘿笑道:“具体是什么题材内容,我就不得而知了。反正现在小道消息满飞天,也不知道真假。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似乎是以白描的手法,在创作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