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几个评论家,肯定不在意。他们还巴不得,争议更强烈点,好方便他们从中渔……咳,不,应该是从中“指点江山”。
俗话说得好,浑水才好摸鱼。评论家从来不怕争议,就怕不够热闹,失去用武之地。
“什么,这是波普艺术。出难怪……”
有雕塑家,零星听了几句话,果然换了脸色,带着鄙夷之色:“白叶堕落了,折腾了几天,就拿出这什么玩意啊。”
“是啊,耻辱……”
有人认同这话,趁机踩上一脚:“作为成名的艺术家,他已经失去了自我,我作为十八线的雕塑家瞧不起他。”
“咳!”
旁边有人回望,也点了点头,认同对方的一个观点。
没错,对方确实是十八线的……
“咔嚓!”
在鄙视、诋毁白叶的同时,一些雕塑家也有点心虚。主要是旁边游客的反应,是不是太热烈了一些?
拍照、合影、录像,这些也算是正常操作。问题在于,本来大大的包围圈,怎么越来越缩小了?
近千游客汇聚,黑压压的人头攒动。十几个工作人员,就算拉起警戒线,还以身体为墙,却阻挡不了大家的热情。
浩浩荡荡的人群,仿佛海中潮起潮落的浪花,不断地拍打海岸。唯一的区别是,浪花还会退去,但是人群只会步步紧逼,一点一点地挤压工作人员的“生存空间”。
十几米的空间,转眼只剩下几米。光闪闪的雕塑,已然触手可及。伸伸手,就可以摸到了。
在众人兴奋、炽热的目光中,邓少英当机立断,也不知道从哪里掏出大喇叭,大声吼道:“大家注意了……”
在所有人注视下,邓少英发号施令:“撤!”
他率先走了,留下傻眼的人群。紧接着,一群工作人员反应过来,也纷纷随行而去。走之前,还细心搬起了杂物,不留下半点垃圾。
只有那些雕塑家,懵懂地留在原地。然后他们就受到到了,什么叫做群众的汪洋大海。
滚滚人潮涌动,他们死命挣扎,随波逐流。
数百游客冲向了气球狗,幸好雕塑足够分量,在这股压力下纹丝不动。几吨或十几吨重的东西,好像一座山,根本不怕压爆。
相反,群众的热情,在得到释放之后,也立即冷静了下来。再加上旁边有人安抚,也慢慢恢复了秩序。
大家井然有序,排了几个长队,逐一上前感受雕塑的魅力。
在长长的队伍边上,一些雕塑家头顶鸡毛,在风中凌乱。他们想不通一件事情,这……破玩意,有这么好吗?
一帮人疯了吧,有必要这么激动吗?
“庸俗的大众审美。”
一个雕塑家看着狂热的人群,忍不住吐槽:“消费时代的残渣,居然还堂而皇之摆出来,简直就是……耻辱。”
“艺术界的耻辱!” 波普艺术从面世开始,就存在了很大的争议。
因为波普艺术的定义,是能够准确无误地复制文字、图画和音乐,引出大量可供消费的符号和象征品。
对于一些艺术家来说,他们固执的认为,所谓的艺术品,应该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
一个艺术品,哪怕是艺术家自己,再创作同样的题材的时候,也应该与之前的创作品不同。
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那是复刻,谈不上多少艺术价值。
在一些艺术家眼中,所谓的波普艺术,一看就是哪个不入流的‘艺术家’,没有实力创作,干脆七拼八凑,或者是无聊恶搞,然后在无知大众的追捧下,成为了潮流。
潮流的,流行的,就是好的吗?
不,流行感冒,未必是好东西。
所以这些艺术家,觉得所谓的波普艺术,就是一群无聊的人,在拿一堆无聊的东西,哄骗大众。
奈何,愚蠢的人们,看不清楚这一点,竟然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