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家开始_作者:烛(505)

2020-07-21

    他多么希望自己,也可以像白叶一样,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轻松,轻而易举,没有半点难度。

    唉……

    虞驰叹了口气,喃声道:“我就知道,不该替他操心的。”

    “哇,这个竹子,太美了。”

    在旁边,陈大器也有几分惊叹。他刚才说的也是事实,尽管他是雕塑专业,不代表他不懂画。要知道,艺术生都有美术的功底,他素描也不错,顺势学些画,再正常不过了。

    毕竟这两三年,他跟在白叶的身边,耳濡目染之下,多少也跟着学了一些,水平谈不上多高,但是鉴赏能力基本在线。

    所以对于白叶的画的竹子,他也可以看出其中的绝妙。

    竹子的美,那是通过姿态展现出来的。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象中,竹子的姿态,也各不相同。但是让大家公认的,竹子在风中的姿态,无疑是最奇趣可爱,秀逸多姿的。

    枝、杆、叶,在风中摇动,形态万千。许多画家偏爱风竹,经常以风中的竹子入画。

    但是陈大器觉得,他们画的风竹,没有白叶画的好。

    这样的感慨,也让陈大器产生了一些疑惑,难道说白叶的竹画,已然能够与竹画名家媲美?

    “画得真好。”

    “原来竹叶,是这样画出来的。”

    “还有山石……”

    “厉害!”

    与此同时,在附近围观的人群,也情不自禁发出阵阵惊呼之声。    可能是文化的同源,或者潜移默化的影响,普通人对于国画的审美能力,一直保持不错的水准。

    对于画中意境什么的,更不会陌生。

    所以白叶的竹画,一群人看了根本没有半点审美隔离,相反轻易就把握住了其中的韵味。

    就像虞驰,在画中看见了风声一样,旁边围观的人群,在看到图画的同时,也仿佛看见了,有一阵风在画中吹了出来。

    这就是风竹的意象。

    这画具体有多好,大家也说不上来。但是瞧着,确实不错,他们自然不吝于溢美之词。

    人群的夸赞,白叶自然听在耳中,他淡笑了下,也没有谦虚的意思。因为这幅竹画,那是真的好。

    历代以来,画竹的人很多,但是历代竹画名家,却屈指可数。

    原因很简单,画的人多了,人人都会,大家都在钻研,如果水平不够突出,也彰显不出高下来。

    就是这个原因,注定了竹画易学难精,出头困难。反过来,如果画得出彩,就很容易成名。

    比如说现在……

    在密集的人群中,几个有几分儒雅气息的老人,他们在观赏了白叶画的竹子之后,相互对视了一眼,也有几分惊讶之色。

    这几个老人,自然是本地的名流。

    自古以来,地方的名流,基本是由几类人构成。一是乡绅,二是土豪,三是文人。

    乡绅土豪什么的,也不必多说,他们再有分量,也缺少了话语权。所以掌握了笔杆子的文人,才是影响舆论走向的基石。

    当然,古今文人,自然有所不同。古代的文人,那是后备官员,自然受人尊崇。现代的文人嘛,多数是作家、书画家、评论家之类,他们的影响力,大不如前啦。

    当然,哪怕是现在,在一些特定的小圈子中,说话比较管用的,还是这些文人。从一开始,白叶的目标,就是这些文人。

    其实白叶也不知道,竹山有没有这类人的存在,但是有的几率肯定很大。因为他很清楚,文人之间的交游,不是在酒庄饭店,就是在名胜古迹中。

    一次遇不上,两次三次,总会碰上的。显然他的运气不错,一次就遇上了,不需要再折腾。

    在白叶继续画画,充全细节的时候,一个老人忍不住惊诧道:“这竹子,感觉……自成一派啊,完全没有名家的影子的。”

    对此,其他人不自觉点头,认同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