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家开始_作者:烛(86)

2020-07-21

    走着走着,陈大器忽然感觉不对,这村落是不是太漂亮了一些。不仅是建筑规划整齐,巷子住宅布局,十分的合理,大小如一。

    一栋栋瓦舍的结构,更是高低错落,充满了特别的美感。

    什么时候,村落的建筑,达到这样的高度了?陈大器抓了抓头,也有几分失神,等清醒过来了,却发现朋友不见了。

    他连忙呼叫朋友名字,在琢磨着要不要打个电话联系。

    在他掏出手机的一瞬间,就看到了村子的路牌上,标明了村落的名字。

    “洞桥文村!”

    陈大器目光一凝,总算知道自己在哪里了。

    这个地方他有印象,不出意料的话,应该是前几年,建筑学院的彭拜院长,在市政大厅的极力邀请下,专门针对传统村落的改造建设,重点打造的示范点。

    据说这个农民房项目,彭院长带领了学院师生,足足调研了一年,设计了上百个方案,才最终确定下来,采用新旧混杂的模式。

    既保留了农居瓦舍的传统,又融合现代建筑的标准,更保留了江南水乡的精髓。

    自然,留白,天人合一。人与环境,浑然一体。

    所以村落在青山下沿溪河而建,周围是农田。但是水泥公路四通八达,又有各种现代化的设施,却保留了传统的水乡韵味。

    这样的地方,住得很舒心啊。

    唯一的缺点就是距离市区比较远,开车也要一个多小时。周末小住还行,要上班的话,住这里不方便。

    毕竟对上班族来说,能多睡五分钟都是头等大事,更不用说一个多小时。

    不管怎么说,这漂亮的村落,也让陈大器觉得赏心悦目。说实话,对于这地方,他久闻大名了,却一直找不到机会过来参观。

    毕竟学业繁重……

    嗯,就是懒。

    当然陈大器自己不会承认就是了,没有想到朋友居然带着自己来到了这里,恰好趁着这个好机会,仔细观赏村落的景观。

    一会儿再联系朋友吧。

    带着这样的想法,陈大器也不急着寻找朋友,而是在村中闲逛。

    走了片刻,在经过一栋大宅院的时候,宅门没有关上,一阵叮叮当当的声响,就传进了陈大器的耳中,让他忍不住抬眼望去……    刺耳的声音,还有绚烂的火星,就在空荡荡的宅门中闪现。

    这是什么地方?里头的人在做什么?

    陈大器的心中,不禁浮现疑问。他多少有点好奇心,忍不住驻足打量。只见宽大的宅院,布局很像传统的四合院,但是又比四合院更高大、简约。

    没有斗拱、屋檐、瓦当之类的东西。

    但是门墙镂空,一些花式的叠砖却保留了下来。

    当然这些零碎的细节,也不算是关键。最吸引陈大器关注的,却是宅院正中间,那高大的主屋中,两二层楼全部打通了,屋顶以透明玻璃覆盖,形成了一个穹顶天窗。

    阳光汇聚下来,使得主屋十分的明亮、通透。

    让他更惊奇的是,亮堂的宽敞主屋,也布置了许多仪器。有天吊,加工机床,还有3D打印翻模设备,坩埚炉子等等。

    这分明是个工作室嘛。

    谁的工作室?

    陈大器按捺不住好奇,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然走进了宅院。当走进主屋的时候,他才清醒了过来,意识到自己的举动太冒失了。

    他才想转身离开,却又听见主屋附近的房间中,传来了刺耳的声音。

    一片片火花,就在那个房间迸溅出来。

    这是在干什么?

    陈大器告诫自己,只看一眼,看一眼就好,然后马上就走。

    他脚步挪动,走到了房间门口探望。乍看之下,只见房间应该是创作室,一个戴着防护面罩的人,正在打磨东西。

    金属配件与金刚砂轮摩擦,一片星火绚烂。

    “这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