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家开始_作者:烛(90)

2020-07-21

    特别是陈设台上,一束暖色调的阳光打下来,映在雕塑身上。

    一抹柔腻的光晕,折射进入陈大器的眼睛。

    一刹那,一恍惚,他依稀感觉到,雕塑仿佛活了。在他的眼前,好像有一抹幽影,以风驰电掣的速度,浮掠而过。

    当他凝神定睛再看,才发现这是错觉。

    他自嘲一笑,今天太累。

    冷不防,就听见旁边有人嘀咕道:“你们发现了没有,看这雕塑久了,感觉好像是有人影在眼前晃……”

    “咦,你也有这感觉吗?”

    “不是吧,我以为只有我是这样……”

    旁边几个学生面面相觑,吃惊极了。

    听到他们的对话,后面的人自然一片哗然。

    “真的假的?”

    “有这么神奇吗?”

    “师哥师弟,看完麻烦让让啊。”

    一瞬间,后头传来不少催促声,也让前面的人,不得不让开了位置。

    这其中也包括了陈大器,他心情复杂离开了陈列室。

    走到了外面,望着耀眼的大阳,他心里一片迷茫。他就是这样,迷迷糊糊走了一会儿。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身在一个办公室中。

    眼前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在皱眉着盯着他。

    “主任!”

    陈大器失声,惊吓,后背一身冷汗,彻底清醒了。

    “有什么事情吗?”

    杨主任询问,表情有点严肃。

    “没、没……没有。”

    陈大器连忙摇头,就想马上离开。

    “你这可不像是没事的样子。”

    杨主任接了杯水递了过去,然后把陈大器引到旁边的沙发上,严肃的表情缓和了几分:“你是不是遇上什么事了?方便的话,可以跟我讲。”

    “这……”

    陈大器惊魂未定,犹豫不决。    在陈大器纠结的时候,南山艺术街中,也上演了潮流风暴。

    几个比较有人气,环境高雅有格调的艺术馆、展览室中,在最为瞩目的展示台上,忽然更换了新的艺术品。

    那是一件金属铸造,形态十分怪异的东西。

    在东西的旁边,还有简单的介绍。大部分内容,那是引用高博的评论,介绍了雕塑的独特内涵,以及重大的意义。

    再底下,就是作者介绍,白叶的身份,以及获奖情况。

    对内行人来说,这些奖项或许也就这样,但是要知道,来艺术馆、展览室参观的人,多数是对艺术懵懵懂懂,或者干脆是外行人。

    他们进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合影、打卡,签到,发朋友圈。

    有专家评论,又有专业奖励,足够应付他们啦。

    这也是事实。

    一个个喜欢文艺的青年男女,汇聚在艺术馆最显著的位置,要么是独照,要么是合影。他们才不管,这雕塑作品有什么意味,总之能发朋友圈就行。

    再加上雕塑的新奇,与众不同,也满足了一些人的猎奇心理。

    一时之间,这些艺术馆、展览室,人流络绎不绝。不少人都是看了朋友圈,发现有人晒了照片,也忍不住来参观一下。

    从众的心理,在这一时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也就是这些外行人的功劳,使得雕塑作品的曝光率倍增,自然而然也吸引了一些专业人士的关注。

    看到了照片中的雕塑,他们自然有些意外。

    大半个月以前,沸沸扬扬的事件,他们不可能遗忘。所以一看雕塑,都不需要再看简介,就知道这是谁的作品。

    白叶的雕塑,空间的连续的特殊形体。

    不是在中海美院吗,怎么摆到外面展览了?有人带着好奇心,上网查询了下,才发现不仅是中海美院有雕塑,另外还有好几个版本。

    有人收集了详细的数据,做了一个列表帖子,在一些论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