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他的抠门和努力赚钱是为了给父母养老,本质上是缺少关爱,想用这种方式在成年后找回家人的亲密感,并不是因为小时候饿了肚子(再次强调,父母小时候没有在物质上亏待他)。
3. 林林的父母唯一的失职就是缺少陪伴,也没有及时发现他的心结。但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一生为之打拼,即使因此忽略了孩子,也是值得理解并尊重的选择。父母没有义务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孩子,他们提供了小康水平物质条件,塑造了林林善良的性格,即使教育上有了偏差,也并非十恶不赦。
4. 小可爱们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是谢谢你们看文看到现在还讨论得那么热烈。虽然大家对林林的父母做法并不认同,但过于完美的人物也许不够真实。大家也许觉得林林没有长歪很不可思议,但比起卑劣的主角我更想塑造一个善良的人。
下一章见~ #顶撞前辈的人你还觉得可爱吗?#这个话题在热搜榜上居高不下,微博上出现了采访媒体的“内部人员”出来爆料,说林琮顶撞李迭,出言谩骂,无凭无据的文字编织成的枷锁就这样给林琮定了罪。
自私、小气、不尊重前辈、没素质——都是老套的标签,却格外有用。
没有人在意背后的真相,没有人在意究竟是谁颠倒黑白、倒打一耙。
而林琮的人气毕竟还是不稳定,几个因戏结识的粉丝面对铺天盖地的黑料,就算自家公关团队上场,也渐渐力不从心。
景芊一边压热搜,一边联系了林琮做完的双人采访的制作组,想让对方放出点花絮来,好把大众的视线转移。
对面的声音很是为难:“芊姐,不是我们不卖你这个面子,实在是——”
景芊一听就知道背后的故事不简单,皮笑肉不笑,凉凉地问道:“有人面子比我大。”
明途的经纪人都是有人脉的,不好得罪,但是论资历,程勉大了景芊一轮,而圈里最看重辈分。
小媒体战战兢兢,思来想去,选择抱更粗更朽的树干。
景芊又打了几通电话,最后只有林琮和李迭刚拍完戏的剧组肯帮忙,愿意把原本明天才发的花絮放出来,剪辑出对林琮有利的部分,提前预热。
然而剧组那边的消息仍然让景芊恼火。
【芊姐,花絮可以提前放,但不是为了压热搜。组里更想搭您的这趟顺风车。】
圈里人交流时每句话里都像迷宫一样暗藏机关,景芊却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花絮里的两个人正在热搜上打得火热,此时不蹭演员的热度,更待何时?他们不是来帮林琮挽回形象、转移视线的,而是来借着林琮被黑的热度给剧组炒作的。
反正抹黑林琮是李迭的团队出钱,剧组分文不出。
景芊手指发抖,最后却只能无奈地回应道:【您愿意把话讲明白反而更好,咱们就算两不相欠了。】
……
景芊来到《沙砾》的试镜场地时,已经有工作人员搬着东西来回走动。她瞧见一个身形高挑匀称的人在不会打扰到人群的角落里安静地倚着墙,清晨柔和的阳光映出他半边侧脸,白得快要被阳光融解,一眼就看得出是林琮。
她踩着高跟鞋走近,就看见林琮眼白里全是血丝,吓了一跳:“你怎么了?熬夜了?”
“嗯。”他指了指剧本,“试镜场景里说男三号‘红着眼’。”
“那你也不用真的红着眼睛过来啊。”景芊以前就知道他认真,没想到还能更认真,又是无奈又是好笑,“现在思维还清醒吗?”
林琮虽然熬了夜,但身体素质不错,脑子没糊,还挺精神,赶忙点头:“状态很好。”
景芊心里泛酸,却忽然觉得,为了这么认真努力、条件又好的人,多打几通电话多受点气也值得。
只要度过这关,以后有得是扬眉吐气的时候。
林琮在签到表上签了名,找了个地方坐下等工作人员叫他进去。
景芊又出去接电话了,他低头继续看剧本,两张白纸上用荧光笔和黑笔做了点记号,边缘也有手指捏出的皱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