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回家都看到我家PHD生不如死_作者:匿名大黄花鱼(556)

除了破天荒跑来买早饭的崔馨悦,复盘一下,他几乎有着不远万里前来当电灯泡的嫌疑。

“Morning, Eric!”罗安一如既往地光彩照人。

他的双手插在怀恩口袋里,两人原本贴得极近,但怀恩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想要拉开距离,可他退一步罗安就往他怀里扎一步,一来二去,倒是显得更腻歪了。

“Morning professor,morning Andrew.”换做平时,崔馨悦可能会调侃个两句,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

但现在显然他才是最尴尬的那个。

他勉强勾了勾嘴角,打了个招呼就低着头继续往前走。

“Hey!”罗安不满他被忽略,抽出手拉住崔馨悦的胳膊,“Where are you going?(去哪?)”

“Lab for working.(实验室,工作。)”崔馨悦站住,回过头冲着怀恩道,“Professor, I’ll go to your office this afternoon.(教授,我下午去办公室找你。)”

“Sure.”怀恩点头。

耽美小说 首页 > 近代现代 > 每天回家都看到我家PHD生不如死

每天回家都看到我家PHD生不如死 第407章

作者:匿名大黄花鱼 标签:美食近代现代

“See you guys later. (再见)”

不理罗安欲言又止的表情,崔馨悦头一低飞快地走了。

他现在有点理解罗安了。

没有期待,就不会失望。

一个人也挺好的。

实验室里如今就只剩他和李琰两个人,再过几周李琰就要回国了,他真不知道到时候该找谁说话。

他到得早,一个人坐在实验室啃着冷面包,他随手点开了个沙雕视频下饭。

李琰因为舍不得花钱剪发,已经从刚来时的短发变成了披肩长发,平时就随意地扎个马尾,每天坚持从住处步行爬上上学的她身材也更健美了,还在体育馆里的瑜伽班上认识了新朋友,养成了每周都按时运动的习惯。配上略微晒深了的肤色,她看起来却反而更有活力。

她蹦蹦跳跳地拉开实验室的门:“学长早!咦?你这个天气喝冰咖啡不会拉肚子吗?”

“不会。”崔馨悦从抽屉里摸出一小块巧克力,“给你,今天的份。”

“啊!你又投喂我。”李琰嗔着接过巧克力,“把我喂胖了回去之后更找不到男朋友了。”

“你胖个鬼。谁说你胖你就抽他。”崔馨悦视线留在屏幕上,嘴里嚼着食物,一心二用地聊天,“再说了,为什么非要找男朋友,男朋友有什么好的。”

“唔……你的意思是,找女朋友吗?”李琰拉开电脑椅一屁股坐下,脚蹬地滑到崔馨悦桌边,“其实我也有想过啦,女孩子香香软软的多好,可惜我可能真的太直了,再漂亮的女孩子我也没有冲动。”

“也许你是性别认知障碍。”崔馨悦逗她,“心理认知可能是男性。”

“那我就是一定是一个猛1。”李琰笑嘻嘻地接着他的话说,一拍桌子,“行,破案了。怪不得我一直单身,原来问题出在这,我就应该找个柔弱小0金屋藏娇狠狠疼爱。”

这姑娘,最近说话越来越奔放了。

崔馨悦一敲空格,拿起桌上的冰咖啡,咬着吸管转过椅子面向他:“我开玩笑的。”

“那不然呢。”李琰挑挑眉,“我还能当真?”

两人相对沉默了三秒。

李琰打破了尴尬:“学长,你实验做怎么样了?”

“我去接水。”崔馨悦顾左右而言他地起身,抄起桌上的茶壶。

李琰毫不客气地哈哈大笑。

“烦不烦,你那篇论文呢?不是给你修改意见了?你改得怎么样了?”崔馨悦反问她。

李琰的脸上瞬间失去了笑容,灰溜溜地起身从书包里抽出保温瓶:“哎,我正好也要接水,一起去一起去。”

崔馨悦满意地点点头:“何必互相伤害。”

李琰伸了个懒腰:“嗨,你说我这一天天的,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可怎么得了。”

“反正你还年轻。”崔馨悦道。

“年轻啥啊,过完年虚岁二十六了。”李琰掏出钥匙锁了门,和他并肩走在走廊里,“我去年随份子都随了好几份了,等我回去相亲都得给我介绍三十往上的了,就这还得瞒着别人我在读博,不然三十多的正常人都落不到,估计就都是什么离过婚的带孩子的。”

“真的假的?这么夸张?”崔馨悦听得别扭,“我以为只有男博士会有找不到对象的烦恼。”

“不夸张啊,其实你想,男博士被嘲都是因为读书时期的经济收入有限,但是真读出来了大家还是很尊重的。可女博士就不一样了,嘲点非常固定,基本都集中在个人形象方面,什么不修边幅老古板又土又古怪,这些偏见是无论毕不毕业都没法改变的,就纯属人身攻击。你没听说那个傻X言论吗?’人类分为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虽然我觉得这些都是狗屁,但是架不住你是另类,是少数人。没有这些,大多数人还是可以找出各种奇葩的理由来歧视你,然后通过这种愚蠢的行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即使他们自己活得一塌糊涂。我觉得这就是群体性霸凌,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的可悲天性,不合群,就该死。”公用厨房里,李琰靠在床边望着窗外校园里的大草坪,“要我看,Ph.D.应该和LGBT群体一样被保护,哦不,其实世界上的少数人群最好能拥有自己的自然保护区,这样对大家都好,也不会碍那些’大多数’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