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交辉_作者:亭亭桥叶(178)

2018-02-27 亭亭桥叶

  只是跟他合作,总是让我想起阿杰。想起我同阿杰合拍的《无名英豪》。那部戏也是民国剧,也是一庄一谐的搭配。只是《无名英豪》结局是悲剧,我却觉得自己像在拍喜剧,跟阿杰手握手“死”在一起,是得偿所愿、死得其所;现在要拍真正的喜剧,自己却要拼命演出喜剧效果。阿杰曾说过我适合演喜剧,说我的肢体语言和表情都丰富多变,人又古灵精怪,特别能演绎那种夸张的喜剧效果。可现在的我,为什么演喜剧这么吃力?

  在我的事业下滑,对电影意兴阑珊之时,航城电影业却开始进入群雄逐鹿、人才辈出的黄金时代,我身边一直在奋斗的一群朋友都开始崭露头角。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一批新电影人从海外归来,他们接受过比较系统的电影培训,关心现实,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拍摄风格和拍摄理念独具时代先锋性和个性,创作了许多对影坛影响深远的佳作,被称为新浪潮电影。徐客便是佼佼者之一,他亦是章导电影的拥趸者,与在佳和拍片的阿森结识,两人惺惺相惜,成为朋友。

  曾在古隆面前抱着我痛哭的房仕杰凭借谐趣功夫喜剧在影坛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其实赵氏公司的功夫电影已经开始向转向功夫喜剧,房仕杰却将其发扬光大,将其类型化。天道酬勤,不断积极进取的人总是能得到回报。与房仕杰师出同门的洪宝则将谐趣武打与鬼片嫁接,开启了“灵幻功夫喜剧”类型片。

  阿添经过多年的积累,同喜剧明星麦迦、黄柏铭一起创建“新艺诚”电影公司,任演员、制片、导演,共同监制了多部卖座佳作,已隐隐有与赵氏、嘉禾三分天下的架势。新艺诚的首部作品便是由阿森导演的喜剧,但当时阿森尚跟佳和公司有合约,不得不化名执导。当时徐客的新浪潮电影虽然叫好,但不叫座,苦于找不到投资商,阿森便推荐徐客加盟新艺诚。阿智及另外两名监制和演员不久后也加盟,共同组成“七人组”,成为新艺诚喜剧电影的创意核心。七个人发挥集体才智共同度桥,构思电影桥段,令剧本创意不断、笑料迭出,取得巨大成功。

  阿东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写实警匪片,被尊为写实警匪片导演鼻祖。阿休协助阿东,参与幕后工作和策划,并且确立警匪片为他电影事业的核心。他小时候生活在黑社会、地痞阿飞横行的贫民窟,曾经立志成为警察维护公平正义。虽然后来没有实现,现在却可以通过电影圆自己儿时的梦想。

  朋友们仍然奋战在电影界,这时有电视公司找我拍电视剧。在大家印象里,电影界的规格等级要高于电视界,电影传播更广泛,国际影响力更大,从业人员更专业更优秀,对演员的要求更高,报酬亦高。有人劝我还是应该坚守在电影界打拼,不要自降身份去拍电视剧。我是无所谓的,只要能赚钱,身份、地位、名望又有什么关系?现在……什么都无所谓了。

  电视剧有五十多集,是一部描述清朝康熙时期宫廷夺嫡的电视剧。我出演十四阿哥的谋士,不是主角,只是重要配角。据说编剧知道我这个“过气影帝”前来拍电视剧,很是烦恼,不知如何安置我,于是特意约我见面,想根据对我的印象来构思剧本。也不知道我给他的印象是怎样的,出来的剧本是我苦恋女主角而不可得,深陷情网无法自拔。

  女主角的扮演者算是我的一个熟人——白雪,她也曾是赵氏公司的签约演员,在章导电影里出演过配角,现在因为出演电视剧而成为当红花旦。白雪调侃说,以前我很少演感情戏,这次有机会跟我合作,真是件美事。

  加入电视剧剧组拍摄后,才更加深切体会电影和电视剧的差距。章导电影的武术指导、摄影、灯光、道具,以及导演对镜头的掌控、对演员表演细节的捕捉等等都是航城顶级水平,做出来的成品精益求精,阿杰当初一个地躺刀的镜头就练了上百次,拍了几十次。电视剧的从业人员也很努力,但出来的效果还是跟电影相差很远。我又犯了跟在待岛拍电影时一样的毛病,对拍摄提出各种意见,结果又引起不满。也许只有自己做导演,才能自己做主。

  封向杰

  小逸离开赵氏公司了。这不是如我所愿吗?以前如果有人在我面前提起他,我会立即翻脸。现在,真的没有人再提起他了。这样最好,对吧?我能解脱了,对吧?不会再想他了,对吧?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