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我以为儿子终于收心了,知道要赡养家庭了。我很高兴,也许可了,还特意为他们准备了每年的生活费。但我没有想到……阿夜是个特殊的孩子。
“阿夜是在两岁那年被亲生父母遗弃的。起初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但后来带他去医院,诊断出了阿斯伯格症的可能性,才知道——很可能是因为他的病症让他语言能力很差,直到两岁都几乎说不了什么完整的话,就因为这样,非常容易被误认为是先天智力障碍的儿童,才会被亲生父母所遗弃。”
楚英纵听到这里就忍不住了,说:“可是阿斯伯格症是可以治好的,至少不会比普通人差到哪里去!”
“嗯,是的。”牧江天点了点头道,“你查了很多关于AS的资料吧?”
楚英纵小声说:“也没有很多,就……有时候晚上会看几遍吧。我毒舌,我怕我一不小心会说出时夜不想听的话——我也是认识了他,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种病的。有的人说这是天才病,也是因为这种患者没有什么社交能力,还有一定的偏执问题,精力和天赋都发挥在某个独特的领域上了,就会显得非常聪明。”
“是啊,阿夜也是个天才,计算机领域的天才。”牧江天出神地说,“可是,天才都是孤独的,又有谁在意他们的孤独呢?我原以为我的儿子——许国他可以为阿夜弥补童年的缺憾,可以让他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可是我错了,阿夜被收养后遇到的不是天堂,而是另一个地狱……”
第44章
时夜是个天才。
这一点毫无疑问, 从他很小的时候开始,每个见过他的人都能确认这一点。
从他接触文字起,他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所有写在教科书上的“显然”两字, 对他来说真的是显然。
每一个数学公式对时夜来说都相当于1+1=2的难度,他从不去背诵它们, 他可以在考场上使用两分钟时间推导出来。当时间不够推导的时候, 他可以猜测出来,而且正确率高达99%。
这一切对他来说天经地义, 就像普通人生来就会使用双手上的十指一样。
七岁那年时夜已经连续跳到了小学四年级, 为的是应下带队老师的邀请, 去参加一场奥数竞赛。
那时牧许国带他去做了智商测试,七岁的时夜得到的数字是136,超越世界上95%的成年人。
逻辑、想象、记忆、推理……无论是哪个方面, 时夜都能轻松地做完试卷,一直到他遇到社会问题为止。
他没法理解人类。
在一次社交实验里,当时夜看到一个同龄的小女孩在面前哭的时候, 他无动于衷地走开了。
当人们问到他“你为什么不同情一下她?”的时候。
时夜的回答是:“我们不是朋友。而且即便我们是朋友,我也帮不上她, 这和我没有关系。”
如果更进一步地, 让女孩向他求助的话。
那么时夜就会说:“我认为我们的关系不到那个层次。我有能力帮你,但我不想。”
……就很冷酷无情, 让人听了都震惊。
牧许国带着时夜去找心理医生,很快他们就为时夜做下诊断:特异型阿斯伯格症。
阿斯伯格症患者不能理解别人, 也对社交匮乏任何兴趣。
时夜可以整整一年不和人说话、不外出、不社交, 而且他乐在其中。
对正常人来说,“社交”是一个需求条,每次和人聊天的时候, 就会往上涨一点,如果需求条一直空荡荡的,他们就会很不快乐;
但是对时夜来说,“社交”是一个能量条,每次和人聊天的时候,他都在消耗自己的能量,如果一次性说了很多话,那么他的能量就会耗光,他就会很不快乐。
这显然不太正常。
所以时夜那时起开始吃一些药物,控制他的精神状况。
他吃两种药,其中一种有一定的成瘾性,所以是严格管控的处方药。
不幸的是:牧许国有药瘾症。
一开始,牧许国只是从一个疗程的药物里偷两片,磨成粉末来吃;
后来,他开始光明正大地从时夜领到的药物里抽走一整版;
再后来,所有药物都归牧许国管理,时夜已经很少能得到足够药物,因而他的症状始终没有减轻,医生不得不为他继续加量;
于是,到了最后那段时期,牧许国因为巨量摄入精神类药物,开始自己出现一些精神症状。
这一切的发生都没有人知道。
因为牧江天那个时候刚刚升任院士,他在带队做机密且重要的国家级项目,他不能回家,更别说来观察家里两个人的用药情况。
而时夜是一个阿斯伯格症的孩子,他从来不会跟任何人主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