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心给他打了无数个电话吧,还有许多夹杂着错别字的短信,从一开始的撒娇卖萌“我想你啦,什么时候能回来”到最后的“我狠(恨)你”,他现在叼着面包一一逐条看过,又全部删了个干净,没有作任何回应。
一切逐渐有了偃旗息鼓的态势。
风钻进他的羽绒服中,带走了埋藏在皮肤深处的温度,而发白的天空没有夕阳,只是一度接着一度褪色逐渐转为夜色,挂在圣诞树上的彩灯开始闪烁出霓虹的色泽。
往年圣诞节他都要给阮心送礼物的,他自制的童话绘本,给布娃娃做的新裙子,还有一些在外包装上努力做成袜子形状的廉价糖果。
就在此时此刻,这种习惯让他仍然想给别人送份礼物。如果他没能收到礼物的话,他要给别人送一份,大概是这么想的。
然后他看到了音像店亮起来的灯牌,想着李隅上次买过的黑胶唱片,但实在是一个很广的范围。于是打开了手机想在朋友圈中查看点什么蛛丝马迹。
好巧不巧,那位被他备注被“维生素A之敌”的挑食大王正好在十几分钟前发过一条朋友圈,一张发白的天空的照片,看角度应该是在三楼的栏杆上,有些曝光过度了,因此看上去不怎么好看,仿佛有太阳的轮廓,但是因为亮度太高又没有。
配字也很奇怪,是一段公式,“X2+Y2+Z2+W2=1”。
这是四维单位超球的公式,阮衿倒是很快认出来了。
而下面的评论已经有七八条,有人回复“看不懂”还有回复说“逼王是不是又在装逼了”,多数是一些刻意正话反说闹着玩儿的“啊,我们鱼哥哥随手一拍也这么有意境”,看起来都是跟他关系不错的朋友在调侃。
而李隅保持高冷姿态,一条也没回复。
阮衿几乎是下意识地打出了“观测到四维空间的太阳了吗?(笑脸emoji)”
他发出去了又瞬间后悔,不过他想李隅没有回复别人的习惯,而且评论很多,他不会注意到自己的。
啃完面包之后他就起身,手机忽然在“嗡”地一震,就像是电流涌遍手掌一样。
是李隅回复他的评论,“嗯,你也观测到了。”
作者有话说:
嗯,可能这就是学霸之间的爱情暗号吧。
第39章 我的东西
阮衿在街边那家店里买了一张上世纪很有名的摇滚乐队的专辑。
很小的店面,灯箱亮了也灰扑扑的,“红姐音像”几个字都快模糊得看不清。而所有的沾了灰的唱片CD挤满了这个几十平米的小房间,胡乱堆砌着,满得几乎要溢出去。店主是一个裹着棉睡衣的女人正窝在椅子上读一本侦探小说,脚翘在收银的桌上,见了人也不起来,态度很差,“不买就别乱摸,另外没有影碟。”
“嗯,我想给朋友挑个圣诞礼物,他好像喜欢黑胶唱片,我不太懂,能麻烦您推荐一下吗?”
或许是阮衿诚恳温和的态度打动了人,那女人闻言站了起来,终于正眼看人了,“喜欢黑胶,人民广场那边有个四海音像,怎么不去那边淘?”
“他去那边逛过,应该很熟,所以我猜想买的应该都买到了吧。
“哦,那是来我这儿捡漏了。”女人从自己脚下搬出一只纸箱来,里面码的都整整齐齐的黑胶唱片。不过都是老的港台电视剧OST合集,她浑不在意地像翻纸牌一样翻动几下,“就这么些东西了,反正也卖不出去,你自己看着挑吧。”
“但他好像不听这种类型的。”阮衿想起自己在李隅朋友圈里分享过的歌,拿去搜索过后都是很冷门古典的Jazz和soul风格,“他应该是喜欢爵士乐那种类型。”
“哈,挺有品味的,你是高中生吧?这么上心,是送你小女朋友呀还是小男朋友?”女人的本性或许就是八卦,指甲有节奏地在柜台上的玻璃敲击着,向外探着身子。
“是我喜欢的男生。”阮衿在别人面前倒没什么,语气平和,把单恋说出来都不觉得脸红。
“他是什么样的人?有时候性格决定音乐品味,你知道吧?也不一定只听一个类型的。”
有道理。阮衿想,李隅无所顾忌的样子,就像是河水骤然解冻,发出捏碎核桃一般脆响之声,那些带着温度的水流淌出来,虽然仅仅只是一部分。
“你知道酷哥都拒绝不了什么?”女店主再一次蹲**,从下面拿出一个黑色背包,示意阮衿往里面看,“怕寄快递都给我弄成两半了,这些是我三年前从涩谷人肉亲自背回来的。”
那是一张乐队的黑胶专辑,海报上面画着一只把太阳衔在口中的鸟,色泽粉中带紫,有种八十年代时期科幻小说光怪陆离内页插图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