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翔飞的小算盘落了空,估摸自己还得被陈栩拿捏一段时间,脸色不太好看。
杨司乐见状,把陈栩的话原封不动地重复了一遍。他本以为牟翔飞知道后会轻松一些,然而牟翔飞听完,脸色莫名更臭了。
杨司乐看不懂他,也不想费心思看懂他,培训完就美滋滋地踏上了归家路,在轻轨上向乐队成员们通报好消息。
陈楠没想到活着活着竟能被星探相中,以后说不定还可以出现在电视上,激动得在群里连发了几十个感叹号。
谢沉没有回复,可能是在忙。林漓回了句“卧槽”,难得不淡定,在群里和陈楠一起猪叫。
杨司乐觉得这事儿挺靠谱的,把经纪公司的官网链接贴到了群里,想让大家先跟父母商量商量,晚上才好和人聊。
陈楠戳开链接一看:“震撼我妈震撼我全家,那谁就是这个公司的!”
谢沉终于上线,问:“那谁是谁?”
陈楠说了个杨司乐有点印象的名字:“你们村儿还没通网吗?他最近巨火,上个月刚给一个爆款古装剧写了主题曲。我的妈,直到现在都是各大音乐播放器的华语榜第一!”
杨司乐抬头看向轻轨里的广告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现在就站在我面前冲我笑呢。”
陈楠:“!!!”
林漓无情拆穿:“你在街上?怕不是广告板吧?”
陈楠:“……”
“没事儿,马上就是同事了,广告照进现实不是问题!”
“八字还没一撇呢。”林漓这次没泼冷水,换谢沉来泼。
“对了,你们的爸妈怎么说?”林漓突然问。
杨司乐答:“我还没来得及跟我妈说,她应该会让我自己拿主意。”
陈楠:“我妈只让我多留几个心眼儿,小心被骗钱。”
林漓清醒了:“咋办,我爸妈估计不会同意。”
“为什么不同意?!出道既能挣大钱,说出去又有面子,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啊……”陈楠理解不了。
林漓犹豫片刻,说了实话:“很简单,他们觉得歌手演员都是‘戏子’,是下九流,我辛辛苦苦练那么多年芭蕾,读那么多年书,不该跟这种工作挂上钩。”
陈楠大开眼界:“新中国成立多少年了?我真诚发问。”
杨司乐心里有数,不是所有人的父母都像自己和年年的父母那样开明,他更关心林漓自己怎么想。
林漓回答他:“做着喜欢的事顺便把就业问题解决了,何乐而不为?还有漂亮衣服穿,有专业化妆师做妆发,完全满足了我的虚荣心,我当然一百个乐意。”
“我不想签这个约。”
“你年底就十八了大姐,法定监护人都管不着你了,怕什么。”
“一定要签吗?”
“你管我十八岁花季少女叫大姐?陈楠你飘了。”
杨司乐:“等会儿……谢沉你不愿意?”
“嗯。”
“老天爷啊!沉哥你又是因为什么!”
“不为什么。”
以往他在群里发言,林漓不管当时在聊什么,一定会接上他的话、关照他的情绪,这次居然视而不见,手机另一端的谢沉独自生起了闷气。
但他不愿意签约倒不是生闷气的结果,而是出于别的考量——
一旦乐队商业化,有了曝光度和商业价值,他不相信乐队的创作会不受资本的干扰与摆布,这对他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他当初选择加入杨司乐,并不是为了乐队有朝一日能红遍大街小巷。如果是为了出名,他大可以把所有时间花在学业上,考顶尖的高校,结交顶尖的音乐家,创作学院派定义的顶尖的音乐,拿遍国内外各大奖项。
说到底,他对组乐队的期望只在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自由地创作、自由地享受。
就像社团嘉年华那天,他在那张简陋的报名表上写的:“音乐加上团队,就包括了乐队的全部意义。”
被资本缚住手脚的团队,真能做出他理想中的好音乐吗?
谢沉对此表示怀疑。
杨司乐的想法原本很简单:百里挑一的机会主动找上门来,不管怎么说,姑且先试一试,万一体验不错呢?
可听了林漓和谢沉各自的顾虑后,他才意识到,自己是真的缺根筋,想得太少,想得太浅。
四个人在群里叽叽喳喳半天,谁都没能说服谁,谁都解决不了问题,谁都拍不了板。
这个时候他们还想不到,队内看似最难以调和的矛盾,其实根本没必要急着去担忧,因为:
“换主唱?!为什么?!”杨司乐和陈楠异口同声地反问。
谢沉皱紧了眉头,也颇为愤慨地问坐在陈栩旁边的男人:“我们的主唱哪里不行?请您给个能说服我们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