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与好玩_作者:诸事皆宜(154)

2020-08-11 诸事皆宜 校园 he

施年顺着他的思路安慰:“对啊,今宵很牛逼的。你去年怎么就想出了这个点子呢?你更牛逼!”

杨司乐沉默多时,兀地开怀笑起来:“也是,B站那个视频的播放量都破四百万了,我们好像是有点牛逼。”

我们。

杨司乐似是被这两个字撞开了心门,又咀嚼一遍:“我们。”

施年觉得他现在的状态有点瘆人,忙不迭夹了块肉给他:“哥……别光刨饭,多吃肉。”

杨司乐被牟翔飞的一席话点醒了,堵了几个月的任督二脉瞬间变得畅通无阻,炽热的血液奔涌在周身。

“嗯,吃肉,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儿。”他蓦地挺直腰杆,三两下就把餐盘里的饭菜扫了个精光。

施年心情微妙,暗道完蛋,他的洋洋哥哥可能要开始发疯了。

报到这天不用上课,杨司乐出了一餐就直奔学校广播站。

广播站暂未正常运转,但年后高三生提前开始行课,每天中午和傍晚的饭点仍有专人留守,接受同学的点播。

这是音中传统。

杨司乐很是费了些力气说服值班的同学,才得以把《今宵》的无人声伴奏拷进广播站的电脑,托他帮忙在全校范围内广播。

陈楠刚铺好床,还留在寝室打扫卫生。过道里响起音乐时,他习惯性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当成劳动号子接着拖地,没当回事儿。

然而,拖着拖着,他呆了。

操!这段吉他不是他亲手弹的么!连对颤音、滑音的处理都一模一样!怎么回事?!哪个傻缺居然搞到了《今宵》的内部音源?!

谢沉在家里待得憋屈,初八就返了校,该收拾的早收拾过了,这会儿练完琴正好离开了海纳楼,准备去食堂吃十分钟午饭,然后回寝室午休。

沿路广播无死角地播放着明显不是交响乐的曲子,其他同学似乎毫无察觉,他却只用了三秒钟就听出来,是《今宵》。

同时不同地,两人手机俱是一震,杨司乐在乐队群里@了全体成员:“礼物,收到请回复。”

陈楠把拖把一扔:“我去!原来是你!!!”

他不敢叫他的杨哥“傻缺”。

谢沉:“你在校广播站?”

杨司乐:“我在篮球场。”

陈楠:“和施首席小手拉小手地散步呢?”

杨司乐进一步缩小了范围:“我在去年社团嘉年华我们摆摊的那个地方站着呢,一个人。”

陈楠和谢沉双双对着手机屏幕,手指抬起又落下,犹豫了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好。

杨司乐给从床背后翻出来的易拉宝拍了张照,发到群里:“新学期新气象,今年不等社团嘉年华了。”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打字:“一时兴起,还没想好乐队名字。总之!随便,玩儿,都好,速来!”

陈楠点开大图,差点儿被这面印着红底白字的、皱皱巴巴的易拉宝给弄出两行猫尿。

明明一切仍恍若昨日,他连那天杨司乐玩“别踩白块儿”输了他几颗煮鸡蛋都记得,实际上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宣示热情的红色也脱了色、落了灰。

他靠在书桌上,鼻子发酸地说:“操,还真就是校园文男主角呗,这一套|套的。”

站在路边的谢沉也回忆起了那个下午,如有所感地问杨司乐:“什么性质的乐队?流行爵士摇滚还是别的?”

杨司乐答:“都可以。”

“乐队现在有多少人?”

“就你和我。”

陈楠这边正感伤着呢,下意识为自己争名分:“过了啊杨哥!”

谢沉又问:“一周排练几次?”

杨司乐说:“看你,我每天都可以。”

陈楠觉得不对:“等等,你俩的对话怎么这么耳熟?”

谢沉继续:“在哪儿排练?”

杨司乐蹲下来,在凉飕飕的篮球场角落里盯着手机直笑:“海纳楼、操场上、路边街口、我家、你家、停车场、游泳池、卫生间……”

“Everywhere。”

陈楠完全记起来了,震惊道:“你居然连顺序都背下来了!作者偷懒复制粘贴的吧???”

谢沉好像真的看到了那种可能性,最后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人想签你这个乐队,你签吗?”

杨司乐毫不犹豫:“不签。”

他把彼时告诉陈楠的话拿出来,添上了新的含义:“我不是为了上电视拿大奖高考加分开巡回演唱会才组乐队的,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陈楠明白他的意思,扔是忍不住心碎:“有啥重要的事啊……为了世界和平而艰苦奋斗吗?”

杨司乐:“这倒够不上,就当是为了我的内心和平吧。”

他感慨完,态度坚决地说:“今天一整个下午我都会在这儿招人,名额有限,欲来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