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带着他们到美食节目的演播室。门开着,可见里头的空间不小,工作人员来来回回走动。一个戴着鸭舌帽和眼镜的男人举着喇叭筒,时而对人喊两声。带路的工作人员给龚家人介绍:“这位是我们美食节目组的刘导演。”
刘导据说要嘉宾到了,转头看到了龚夏雅她们。
“怎么有大人来了?”
“是她妈妈和婶婶,说不放心孩子。”
果然是个孩子呢。在场的其他工作人员一听,无不这么觉得。
刘导有些淡漠,指挥道:“你先带这孩子找化妆师上点淡妆,好上镜。家长最好不要跟过来,避免影响节目拍摄。”
于是,田爱芳和李翠只能先撤到外面等待。龚夏雅让妈妈和婶婶放心,跟着工作人员走去旁边找化妆师。
门口起了动静,是又有嘉宾到了。这回到的应该是重量级嘉宾。刘导演从椅子上站起来了,走到门口亲自迎接:“你好,韦淑琴老师!”
“你好,刘导演。”走来的四十几岁女性,穿的女士西装和西裙,得体又知性,据说是大学里的教授,国家营养学会的理事。
龚夏雅此时上完粉,被工作人员领了回来。
韦淑琴看到她,问刘导演:“这个学生是怎么回事?”
“我们节目请来的年纪最小的嘉宾。”刘导演解释说。
是听说节目里有打算造天才小明星的传言,韦淑琴朝龚夏雅的脸上上下下多了几分打量,接着转头看到旁边准备好的餐台,眼睛微眯,对刘导演说:“我能先问问这个小姑娘吗?”
理解了对方是怕龚夏雅一无所知到时候拍摄时砸了场子,这正好是刘导演刚才所担心的。刘导演点了点头。
韦淑琴走到了餐台边拿起一碟,问龚夏雅:“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血蚶。”
小姑娘居然秒答,不等她拿起另一盘,直接再回答她:“那是淡菜。”
这些全是南方的海鲜品种,这小姑娘不是住首都住南方?否则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这些食物在首都是很少见的,不是首都人经常食用的菜。
韦淑琴和刘导演皆是一惊。 做美食节目, 不搞点稀奇古怪,一般人没有见过的食物怎么吸引观众的眼球。做媒体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要引起观众的注意力, 否则没有收视率,这个导演要收拾包袱回家了。
刘导演让人去国内外找上节目的食材, 肯定是要遵循这个原则了。越发搞怪的,说句不好听的,越能搞趴部分嘉宾,这个节目应该算成功了一半。所以, 嘉宾一半是来当节目炮灰的,这是做节目的策划人心里默认的原则。好比鲜花需要绿叶衬托。
只要是做过节目嘉宾的人,都很清楚电视台里的套路了。像韦淑琴, 不止第一次上电视节目, 与刘导演也算比较熟悉。
她肯定不当炮灰不当绿叶。眼前这个小姑娘,哪怕当炮灰当绿叶,有年纪挡着,很适合做。刘导演应该心里也这么想。但是,请一个年纪不太够的嘉宾上节目, 也不能乱请,不然会被观众批评不专业。最好是有点儿当绿叶潜质的那种炮灰。
可显然, 现在这个姓龚的小姑娘的表现,让韦淑琴和刘导演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不适,有种不太妙,不按他们剧本走的样子。
“导演, 另外几位嘉宾到了。”下面的工作人员向刘导演汇报。
这次饮食栏目专门请了六位嘉宾,其中,三位为美食嘉宾, 主要是来品尝和评点美食,另外三位嘉宾,是来做饭做菜的,可以称之为厨师嘉宾。由此引发了,三位美食嘉宾一定是固定的。三位做菜的嘉宾是不固定的。再有是看节目发展的需要,加请嘉宾,正是刘导演之前透露的神秘嘉宾。
第一期,神秘嘉宾未到,来的是三位美食嘉宾以及三位厨师嘉宾。
美食嘉宾有龚夏雅、韦淑琴,以及一位年纪古稀的老先生姓方。方老先生一样,既然被聘请为美食家那定是要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乱评点,据说是一位写过饮食书籍的美食作家。美食家年龄层因此覆盖了年轻、中层和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