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能把握整体研究进度的大方向,一方面能给他们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还不会随便干涉研究人员的想法,鼓励所有研究员都展现自己的长处……这样的标准放在其他课题组,那简直就是神仙一样的学术负责人。
可有其他课题组做对比,精密制造系的人对谢迎春心里是有不满的。
但这会儿听谢迎春说之后的时间都会紧跟这个项目,还会再接精密制造系相关的项目,大家心里的那点偏见瞬间就没了,反倒是开始体贴谢迎春。
有人说,“谢教授是真的忙啊,也挺不容易的,项目太多,责任太重,根本负责不过来,有些项目急有些项目缓,咱搞列车研发,肯定没有人家那些研究国之重器的要紧,谢主任去做那边也是应该的。”
还有人说,“谢教授连家里都顾不上呢,也太不容易了。”
也有人冷眼看着这些墙头草,心里吐槽个不停,“当初就数你们这些人骂的狠了,现在一个个在这儿装什么胸怀宽广慈悲为怀体贴大度?”
--------------------------------------
纵然都是教授,那也有等级之分的。
资格老、面子广的教授就能接到各种大项目,来自于国-家的,来自于各大国企的,估计省级的项目都看不上眼,可若是一些年轻的教授,能接到项目就求之不得了,没有评上教授的副教授、讲师之流,要么是根本接不到项目,要么就是接到一些经费少得可怜的项目,还有一些人是索性抱着自己身边的金大-腿一步步往出头熬……同谢迎春和于泽这种天时地利人和都很顺利的人根本没法比。
精密制造系那些留校任教的老师也都没有谢迎春和于泽的这好命,只能一点一点累积自己的名气和资本,也会面临接不到项目的问题,借着谢迎春的项目,他们一边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一边可以累积自己的资历,一边还能蹭着谢迎春的项目拿点儿奖,最最最重要的是不缺科研经费,多么美的事!
更别提谢迎春还是个申请项目的狂魔,重载列车这个项目还没有做完,就打算申请新的项目了!
遇到这种积极上进的大佬,当然是得死死抱着大佬的大-腿,大佬一人得道,自个儿跟着升天。
--------------------------------------
荀秋生教授还在琢磨该如何委婉地同谢迎春说一下,精密制造系也是你的家,结果就发现谢迎春在精密制造系内的口碑实现了逆风翻盘,那些原本说起谢迎春就一脸郁闷的研究员这会儿居然说起谢迎春是满面红光,嘴上满是说不尽的激动,唾沫星子恨不得吹到谢迎春身上去。
关键是,这种反常的情况并不止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就仿佛一-夜春风吹来,谢迎春变成了精密制造系的香饽饽!
荀秋生教授实在好奇发生了啥,就拉出一个自己课题组的年轻讲师问,“谢迎春最近是不是又搞什么事儿了?怎么我这两天频频听你们说起她?”
那个年轻教师对谢迎春的敬佩就如同滔滔江水般不绝,一说起谢迎春,满脸敬佩顿生,慷慨激昂地说,“谢主任真是我们精密制造系走出去的亲闺女啊!她那么忙,都没忘记我们精密制造系,她亲自牵头搞重载列车,还说要给我们精密制造系申请一个百亿级别的项目,和卫星制造相关的!荀教授,您还有事吗?没事我就去借书了,得在谢主任申请下这个项目来之前,把自己的专业能力提上去。谢主任这么相信我们,我们可不能拖她的后腿打她的脸。”
荀秋生教授眨眨眼,一时不知道该说啥,只能摆手让那年轻教师先走。
他回办公室坐了一会儿,端起茶杯来痛饮好几口,突然就笑出了声。
“我就说嘛!小谢人那么好,怎么可能忘本?她就是之前太忙了!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都是小谢自个儿申请下来的项目,她那么认真的人,怎么会不上心?只不过是排了个先后顺序罢了。”
--------------------------------------
有了谢迎春的带领,重载列车项目的研究进度突飞猛进,接连突破了好几项关键技术,研究团队士气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