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那些男孩教我的事_作者:云风清(663)

2020-08-25 云风清

    李莉娜听她话里话外地的有点在说温庭筠不会想那么多的意思,嗤笑一声让金作家脑子清醒点,能从日据、南北战争、国内党阀压制再到暴动后还维持家族的人家,直系血脉从小受到的教导是金丹珍这样的人根本想象不到的。都不是什么电视剧的作家们脑洞开的很大的特地开课,光长辈们言传身教就能让一些她理解不了的事情变成温庭筠的本能,保护家族是他们这样的人的本能。

    以自己举例的李莉娜告诉金丹珍,自己这样远的八百米开外,真正测基因都不知道能不能测出血缘关系的血脉得到家族的照顾都很多,何况是温庭筠,那位是真正的直系,两家的直系。这样的直系不管表面上看起来是温和还是柔软,本质上都是典型的家族主义者,血脉是根基,温庭筠不会因为什么善心做越线的事情。

    被灌了一脑袋毒鸡汤的金丹珍和给作家灌毒鸡汤的李莉娜都不知道,他们脑洞开的太大,没那么复杂。家族虽然也有点关系,但温庭筠真正给两个协会牵线的原因比李莉娜想的单纯多了,就是钱不够。

    金丹珍以为温庭筠不缺养一两家救助站的钱还真的想错了,救助站是可以被无限扩大的场所,公益项目只要钱够砸多少进去都没数,所以才叫无底洞。都不用说韩国,更不用说首尔,哪怕只是一个江南区,流浪的动物都以千起计数,温庭筠一个人全救了?她全部身家砸进去也不够啊。

    温庭筠找精算师详细核算过账目,救助五百只动物的总额约等于再拍一档《Running Man》,而拍摄《遇见》的救助站的规模,能救助一百五到两百就是极限了,再多就必然要换场地从首尔迁出去,首尔的地价太高房租太贵。就算从首尔迁出去,人员、器材、药品和食物都是巨额数字,一只动物少,百只、千只、万只,十万只还可以再往上叠加,积沙成塔天文数字。

    这条路在一开始就被温庭筠放弃了,她的事业目标不是救助天下苍生而是想要拍摄更好的节目,既然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能走的,所以才有为了两家协会牵线搭桥的奔波。至于为什么没有跟金丹珍说,纯粹是作家的问题没有问到点子上,温庭筠也不觉得有详细解释的必要,金丹珍其实对动物什么的都不关心,说这些干嘛呢。

    觉得没有解释必要的温庭筠照顾好了所有的后续,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实况节目’的名头,也是在这个前提下,真实救助站要面对的最大的难题‘资金’也是节目组要考虑的。

    绕回选择性绝育的话题,市面上给一只动物绝育需要四万块,成本价,动物医院压到最低的成本价,要是去高级的宠物医院或者宠物中心,这个价格会飙升至十万到五十万不等。要是拿人类作比方就是小医院死不了人,但肯定是大医院更安全,所有的手术都不是百分之百成功的就是这么个道理。

    由于救助站是公益项目,又是和协会合作,动物保护协会那边有一定的支持,所以《遇见》里的动物们拿到了成本价四万的绝育待遇。四万块够干嘛的?几瓶烧酒、两份炸鸡亦或者一顿中餐外卖,就这点钱,看着一点都不多。可动物多起来,这笔钱就也跟着庞大起来。

    动物绝育站在动物的立场来说特别不‘人道’,但是站在号称诉求人道立场的人类身份看来,就是必须得绝育。说得好听点动物发|情期带来的争斗和折磨,会让动物们的健康状况更糟糕,为了防止这一点,也为了防止流浪动物们在救助站生出幼崽增加救助站的负担。说的难听点就是绝育后的动物更能配合‘主人们’玩乐的想法,毕竟发|情很麻烦。

    动物救助站的目的是给流浪的动物有个临时的落脚地,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能给动物们找到新主人,不管是出于健康还是出于更容易被新主人挑中,绝育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在这种时候就没什么人道不人道的了,活下去才是基础。

    既然这都是必须的事情了,那就像安乐死一样得有人充当挑选者,决定谁绝育谁不做。挑选绝育动物的标准和挑选安乐死的标准正好相反,后者是濒临死亡真的没救了不如就送一程,冷酷未必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慈悲。而绝育要的是最健康的动物,能挺过手术能健康的康复,绝育是为了它们过的更好,首选当然是健康否则一切都是白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