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罪魁祸首并不是那些曾经也只知道教书育人的管理高层,如果不是Mason在他们面前明示暗示,想必他们也不会想到这些缺德的办法。Mason传达着一个信息,不管陆肖然如何的战无不胜,多少的意气风发,只要他愿意,他依旧可以把陆肖然玩弄于鼓掌之中。
“我听说你还在拒绝。”Mason又一次踏进了陆肖然的办公室,“目前为止,非常符合我的期待。”
陆肖然刚结束一个研讨会,说:“现在已经是晚上九点了,我想回家。”
“何必那么着急,反正也没有人在家等你。”Mason说,“我知道你会继续拒绝下去,事先给你点信息,在这样的环境里,大部分事都是关于金钱和商业,当你掌握了商业你就掌握了人脉,比如说,你在校外担任指导的那几家公司。”
陆肖然说:“现在你卑鄙得更加光明正大了。”
“我也不用说我接下来要做什么。”Mason说,“我一定会想尽任何办法得到你,这样你就会知道你对我有多重要了。”
“恰巧我对你这种自我中心的直男,没兴趣。”陆肖然经过Mason身边,出了办公室。
“那你肯定对余逸新有兴趣。”Mason,“我早就说过他有点不一样,至少他拒绝我拒绝得很干脆,不过仅此而已。”
陆肖然停住了脚步,回头一脸镇定道:“另一个威胁我的方式,多么有新意。”
“你就不好奇吗?我对他说了什么?”Mason递给他一张纸,“他既然不在你家,你觉得他在谁的家呢?”
陆肖然没接,说:“你以为我不知道吗?”
“我并没有这么说,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你这么聪明。”Mason的手没动,“我也非常期待能看到,他到底和你过往那些人,有什么区别。”
第53章
余逸新从小学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开始不喜欢做作业了。那个时候作业还很少,也不需要动什么脑子,他在五年级之前数学一直都是一百分,五年级的时候因为忘记写了三道应用题的答而被扣了三分。
作业让他想起周曼彤,她的要求,不管自己喜不喜欢,自己都是要完成的。就像作业一样,反抗只是饭前的挣扎,最终他都要在台灯下听着窗外建筑工地的噪音将最后一个字写完。
他7岁的时候开始学小提琴,周曼彤说掌握一门乐器是好事,起初每天都用三个小时制造着噪音,直到自己父亲再也忍受不了开始每晚等到余逸新睡了才回家。周曼彤渐渐得就不强求余逸新拉琴了。余逸新考过了六级就把琴扔到了一边。这还是只是其中之一。
8岁的时候报了奥数班,9岁的时候开始练书法,他奥数每次都折戟于复赛,书法永远是鼓励奖。余逸新似乎没有学习以外的天赋,后面兴趣班全部变成了补习班,再后来变成了在家发呆。
上初中的时候没能上区里有名的民办高中,周曼彤拖了各种关系把他弄进了学校里。余逸新一个星期只能回家一天,还要面对着家教给他讲解各种题目。中考进了省内排名第一的高中,为了一个漂亮的分数,继续苟延残喘着。
周曼彤大概意识到不管再怎么绞尽心思,余逸新都做不到与众不同,都不再强求。在那些环境里,她不是鸡群里的鹤,一群家长对着同样的荣耀侃侃而谈。我小孩是,我小孩也是。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不想承认余逸新也是,这样人生也太过无趣了。
高三,周曼彤突然让余逸新申请留学,说了诸多好处,像是当初劝诱着余逸新上那些兴趣班一样。说多了,就变成了不容拒绝的要求。
余逸新总是潜意识地不喜欢周曼彤的这些决定,但也仅是不喜欢罢了,算不上反感。
真正让他反感的是周曼彤的恐慌,她总是战战兢兢的,结果还未出现,她就早早预测了接下来的不幸。从一开始的望子成龙意识到自己的异想天开,开始逐渐向现实屈服,最终给她的现实却远远比她想象的要难攀爬的多。这一切都在余逸新还云里雾里的时候完成了变化。
余逸新觉得她像是个长不大的小女孩,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磨平了余逸新的棱角,又嫌他没有棱角。自己又何尝不是一样。
“逸新,你结婚吧。”
正捧着笔记本看资料的余逸新被周曼彤这冷不丁地一下吓得不轻:“什么!”
“找这里的姑娘结婚移民就很方便了,你也不小了,是时候结婚了。这边华裔这么多,尤其是你们学校里肯定不缺。”周曼彤说。
“你当移民局傻,假结婚查不出来吗?”余逸新合上电脑,捏着自己的鼻梁,有气无力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