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
老人们都笑了,就是这泪,已然止不住的留。
外人根本无法明白他们此刻的心情。
学了一辈子的东西,传承了不知道多少代人的技艺,到如今,却没了用武之地,只能每天闲着,等待着自己生命的消亡与终结,到时候,连带着祖先们传下来的技艺,也得一起带入土去。
凄凉、无奈、悲苦。
但,无可奈何。
曾几何时,他们都已经任命了,认为古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们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
但现在……峰回路转,他们的时代,再度来临!
这一刻,谁人能不激动?
“对了!我得给我家那混小子打个电话,既然咱们民乐现在火了,咱们古琴村也能维持的下去,我们家这手艺,终归得传下去!”
“没错,我们这些老东西还能干几年?手艺,总是要传下去的!”
“对,我也要打电话叫我家那驴屎蛋子回来!”
老人们接连开口……
得传下去啊!
对华国人而言,传承,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且严肃的话题,就如同生命的延续一般。
但凡有一丁点儿希望,便没人希望断了传承……
“不用打了!”
这时,一个又一个年轻人,背着行囊,踏进村内。
“我回来了!”
“还有我!”
“嘿,老爹,小时候我就想学制琴,你说制琴养不活自己,现在总该教我了吧?”
“我倒是学了一半,可惜生活所迫……唉,好在现在机会来了!”
一个个年轻的身影归来。
看着这些儿时的伙伴,狗蛋儿兴奋中,也不由流下泪来。 古琴村突如其来的‘热闹’,不过是华国诸多传统手工艺民乐制作地中,一个小小的缩影而已。
伴随着民乐突如其来的火爆,原本都几乎灭绝,甚至都被‘拥有者’忘记的‘手艺’,突然便派上了用场。
……
有需求,就有市场!
有市场,自然就会有人跟进,有人去学……
如此一来,才能让手艺不至于断了传承,让民乐,逐渐发展,并发扬光大。
如今的民乐,曲子不如西洋乐多,不如西洋乐看起来牛逼?
还不是因为,学的人太少了么?
基数太低!
譬如一千爱好者中,有一人能创出曲子,那么,民乐或许才创出一首来,西洋乐,便已经创出千首、万首。
在这种背景下,西洋乐怎么可能不比民乐繁荣?
这其中的因果关系,一目了然。
学的人多,自然钻研的人多,人才也多。
人才多了,自然能创出更多好听的、厉害的、甚至足以震惊世界的曲子来。
没人学……能特么有什么曲子面试?
也正是因为想通了这一点,所以方老爷子才转变了策略。以往他都是在各地展现自己的牛逼,让人为之惊叹。
但他发现,效果太弱了……惊叹之后,人家都会认为:“哦,这老爷子好厉害,肯定练了很多年吧?666,我肯定就不行了。”
可是在看完电影《音乐时代》之后呢?
大家都是年轻人。
凭什么人家可以,我不可以?
诚然,这其中很多人买民族乐器不过是热度使然,买了之后他们大多都不会认真学,但……终究还是有效果的。
至少,他们认识了民乐,认可了民乐!
……
“这次,真的要感谢你。”
方老爷子打来电话,真诚无比,带着深深的感激:“如果不是你,真不知道,我有生之年能不能见到如今的场景。”
“民乐……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