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蕴突然被一条新闻吸引了目光,说是南美洲新冠疫情卷土重来,其中巴西情况最为严重,其中一名34岁的华人男青年因并发症引起死亡。
等韩驰回来之后,乔蕴跟他提起了这事,韩驰说:“唉,死的又不是萧彦磊。”
谁知到了晚上,韩驰就收到了一个消息:萧彦磊真的死在了巴西!因为染上毒品堕落到了贫民窟,跟人聚众吸毒的时候被抓的,当时一起嗑药的那些狐朋狗友也有不少人中招。
乔蕴听到这个消息,惊讶无比,说实话,当吃看着这则报道的时候,心里想的就是这人总不会是萧彦磊,没想到还真是,此刻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不好形容。
韩臻打完电话,听说这事,冷笑了一声:“自己找死,也就怨不得别人。”
回到北京没两天,乔蕴和韩臻就都被剧组给通知进组,开始全国各地跑宣传。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在一起宣传,跑了几个大城市之后,就兵分两路进行宣传。
7月25日,《涿鹿之战》在北京举行了首映礼,乔蕴和韩臻第一次看到了整片,视觉效果只能用震撼来形容。
特效做得极其细腻逼真,堪称近年来的特效巅峰,想象也异常丰富宏伟。唯一稍嫌遗憾的是故事略单薄了点,有好几场戏都给剪掉了,不知道是为了过审,还是导演的选择。
乔蕴和韩臻都非常遗憾,好不容易有一部诠释中华民族起源的电影,却只能点到为止,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他们都知道,这部片子的票房应该不会太差,但离神作还差了一段距离,也就算一部比较成功的商业片,大概也就是七分的电影。
媒体和影评人的评价还算比较中肯,除了大吹特吹电影的特效之外,也提到了两位主角的精彩表现,当然也顺嘴提了一下故事比较简单。
8月2日,《涿鹿之战》正式公映,首日票房接近两亿。评价不出所料出现了两极分化,有吹爆的,也有说被骗的,故事情节过于简单,不过泼冷水的也不否认特效不错,但这年头看电影是为了看特效吗?
接下来周六周日两天,每天的票房也都是两亿左右,很显然,很多观众都采取了观望甚至不打算进电影院观影了。如果是大爆电影,暑期档的周末,那至少得有三四亿。
第一个周末,电影票房斩获了5.89亿。
当天晚上好几个平台都出现了一篇《
票房遇冷,票房锦鲤神话幻灭》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关乎乔蕴的。
早前在《涿鹿之战》上映之前,就有营销号八卦,这部电影能不能延续乔蕴的票房锦鲤神话,将《涿鹿之战》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文中,作者根据《涿鹿之战》的票房数据分析,预测电影票房扑街。以极其嘲弄的口吻讽刺业内那些称乔蕴为“票房锦鲤”的人,可见锦鲤可能是某些人士的迷信说辞,也可能是某些利益既得者的自我吹嘘。
可见做人还是要低调些,否则牛逼吹大了,总有撑不住爆炸的一天。
这文章含沙射影在讽刺乔蕴是自我吹嘘,这个锦鲤人设果然如乔蕴粉丝逾期的那样,开始反噬了。哪怕这人设根本就不是乔蕴自己立的。
《涿鹿之战》号称投资七亿,按照票房分账,大概需要二十一亿票房才能回本。以目前的票房情况来看,收回成本的压力有点大。
虽然电影未必真有七个亿的投资,毕竟对外报的成本都是溢价之后的价格,事实上可能花费并不需要那么多。尽管如此,《涿鹿之战》至少要十五亿以上的票房才可能不亏钱。
第一周的票房表现不能算差,但也说不上好,得看接下一周的表现。如果能够保持平稳趋势缓慢下降,那么回本还是可能的,但如果一泻千里,那就是神仙也回天乏术,更何况是乔蕴这个假“锦鲤”。
因为票房成绩没有达到预期,剧组又继续组织路演,还去了一些平时从不去路演的二三线城市,生怕是因为他们的宣传不够努力耽误了票房。
乔蕴和韩臻虽然没参与投资,但谁不希望自己演的电影成绩好呢,所以也是任劳任怨跟着继续跑路演。
让人意外的是,第二周的票房成绩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总票房接近六亿,周末单日票房依旧是两亿左右。
这是一个很少见的现象,一般来说,大爆电影一般是刚开始就势头迅猛,如果口碑不行,马上就会回落;还有一个口碑发酵的电影,第一周票房成绩不太好,但是接下来的时间内,票房会超过第一周,并会持续数周。
《涿鹿之战》显然都不太像这两者,你很难断定它到底是扑街了,还是口碑发酵了。网上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两极分化,夸的夸上天了,贬的也贬到尘埃里了,甚至评论区都打起了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