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越是这个时候,杨一维越应该沉下心来, 放慢脚步。
去努力充实自己。
去用心, 用时间好好雕琢一个作品。@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然而说起来容易,可这世上大多事都是知易行难。
不是谁都有那么大的魄力轻易放弃摆在眼前的巨大利益。
特别是转型能否成功还未可知。
娱乐圈那么多转型失败, 不尴不尬的例子摆在那。
又有多少人愿意冒毁了现在大好局面的风险,只为了一个不一定成功的目标,然后去做比以前辛苦好几倍,酬劳却是连以前一半也达不到的工作?
林泽真的不敢保证。
而且林泽很了解杨一维。
杨一维从入行起林泽就带着他。
林泽记得很清楚,杨一维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对钱的格外看中,刚红的时候,杨一维甚至做出了为了多拿通告费连续转场差点没累进医院的糊涂事。
后来林泽了解了杨一维的家庭,才算是理解了杨一维对钱的这份执念从何而来。
然而正因为理解,林泽才深怕杨一维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想不明白这事。
所以林泽说服杨一维接下《金牌律师》,他很看好这个项目,他想等《金牌律师》上了之后以其为切入点和杨一维好好谈一谈。
哪想到,却是他小瞧了杨一维。
杨一维比他想象的要有魄力、有眼光、有决断多了。
林泽当时的心情真是无与伦比的兴奋。
因为早就暗戳戳的琢磨着给杨一维转型的事,所以杨一维这边才跟他谈完,林泽再工作时的侧重点立马就做出了极有条理的调整。
杨一维的日程安排也终于不再是密密麻麻。
林泽再为杨一维接工作时也把工作对杨一维未来发展的影响放在了首要位置来考量。
不过调整的再快,林泽之前为杨一维接下的工作还是得先做完。
因此,虽已有了转型计划,杨一维还是忙忙碌碌了大半年,才算是把之前那些已经定好的工作给做的差不多,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稍微放缓一下脚步了。
最近,杨一维跟李唯希一样,都在挑新的剧本。
不过杨一维挑起剧本来可比李唯希要轻松省事多了。
杨一维的团队会先帮杨一维筛一遍,只这一步就能筛掉百分之八十的剧本。
然后经纪人林泽还会帮杨一维过一遍,这又能筛掉至少一半,基本到杨一维手里就没几个了。
李唯希就不一样了,谁让他现在还没签公司呢。
他现在邮箱里的未读邮件已经有几百个了,微博私信也是,一天还要接N个电话,简直烦不胜烦。
李唯希刚开始还想着自己能不能慧眼识英才,从这几百个邮件和私信里挖出个金子来。
后来才发现真是有心也无力,他就是一天啥也不干,就看剧本他也挖不过来。
李唯希现在就想着赶紧签了约,好把这些杂事都甩出去,到时候自己只要专心拍戏就好。
不过虽然心里很着急,李唯希却很努力的稳住了自己。
在家认认真真的把合同过了一遍不算,还联系了自己的导师,请老师帮着自己把了把关。
身为法律系学生,李唯希真心觉得,合同这种东西,再慎重也不为过。
浩瀚给的合约还算比较厚道,就是年限比较长,一签就要签七年。
因为现在李唯希正火,但又只拍了一部电视剧根基不太稳,所以浩瀚给出的是B级合约。@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B极合约上面还有A极合约和S极合约。
不同级别的合约差别很大,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分成比例。
S极合约的分成比例听说只有二八,公司拿二,艺人拿八。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比例真的是十分诱人。
不过浩瀚能签S约的很少,连杨一维现在也只是A级合约,听说只有入圈很多年,江湖地位稳固,咖位也足够的艺人才能签S约。
李唯希现在拿的B级合约原定的分成比例是四六,他四,公司六。
李唯希对这个分成比例倒不是特别在意,因为浩瀚在这方面做的十分的能笼络人心。
并不是你以什么样的比例签了,这个比例就在签约期间完全不变。
比如杨一维刚开始签浩瀚的时候是选秀时期,那时候签的约基本就跟卖身契没什么两样。
最低等的D级合约,跟S约一样的二八分成,不过是杨一维拿二,公司拿八,而且一签就是十年。
可后来在杨一维冠军热度过去,沉寂了一段时间又再火了之后,浩瀚却没拿这十年的D级合约来压榨杨一维,而是主动把杨一维的合约给提到了B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