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轻送_作者:温禹(77)

2018-02-28 温禹

  是她过于苛刻吗?还是他的思想总在溜号?反正两个人之间出现了裂隙。不知道这道裂隙会不会演变成东非大裂谷?当真如此,或许有一天,自己会站在裂谷的这一端含悲望向那一边的他。但也或许,经历过无数次的争吵之后,他们终将趋同?可是,在婚姻的最初年份,他们不曾很是你侬我侬吗?就算过着别人眼里最糟的日子,他们也依然会在美好的夜晚畅快淋漓地享受巫山云雨之乐。

  当初她第一次用云雨这个词的时候,卓然是愣了一下的。他说,什么玩意?云雨?它跟我们俩有半毛钱关系吗?她笑说,此前没半毛钱关系,但我嫁给你了,就有了。他非要追问缘由。她就找来战国史让他查阅古代著名美男子宋玉的记载,因为第一个说这个词的人就是宋玉。云雨原来是指神女兴云布雨,后来就指男欢女爱了。于是他就批评她矫情,说两个人都在一起了,还说得这么含蓄,不怕酸掉了牙齿?她说,就是因为到一起了,连肉体的距离都没有了,才更要制造一些距离,这是一种腔调。因为有距离才会有美。他不耐烦继续倾听,把她的头按在胸前说,什么腔调、格调?我不懂。我愿意我们两个一生一世没有距离,就这样,生同榻,死同穴。她说,吓人,我们还活着呢。他就说,活着和死去,其实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我能看得见你,你也能看得见我的时候,我们就要消弭距离,一直地粘在一起。

  可是为什么,现在的他和她,没有了先前的甜蜜无间?显然,两个人已然脱离了母体四十年,不大会再发生基因突发,可是究竟突变的是什么?他是个爱读书的人,她也是。他们这一对书香夫妻,在于国于家的大事理面前,还是常常有共同语言的;他们都上过大学,也都是文科生,在学养上是没有本质差别的;他们门当户对,情投意合,只是为什么他们还要争吵呢?每当他们争吵的时候,都是卓小白最烦躁的时候,他每每都会很不耐烦地站在中间,伸出两只小手,一边抓一个说:别吵了,吵得都把我的智商拉低了。由此可见,他们的争吵都是不够十岁级别的,不然不会连儿子都要瞧不起他们。他们也都知道,父母的争吵不利于孩子成长,可是为什么这样的争吵就不能停止?

  第37章 质生活在哪里

  骆芷兰承办的“质生活”周刊启动了。第一期就迎来一个好新闻。20多岁的女孩因患白血病命在旦夕,记者了解情况后,到现场采访,发现这是个特别的家庭:父亲在20多年前因救火成为见义勇为英雄,但也因救火落下肢残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母亲任劳任怨,多年来担负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女孩找到了如意郎君,却在人生最美丽的时节患上绝症,但未婚夫却决定相伴到底。这是个动人的故事。骆芷兰让记者为这个家庭多想点子,助力患病女孩成功换骨髓。于是,他们发动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用网络、微信圈、众筹、爱心义卖等多种途径为女孩争取着生的机会。

  卓然继续和骆芷兰争吵。他们争吵的内容后来已经被卓小白定性为无聊。比如说,卓然打算用豆腐炒点香菇。骆芷兰不同意。她说,作为家庭煮夫,你下手的时候得考虑家人的生命安全,一定不能自创什么黑暗料理,因为弄不小心,你就把全家人的性命给丢了。卓然还建议用茄子炒点蘑菇,骆芷兰也不同意。她说从来都没听说过这种混搭。卓然觉得骆芷兰是死脑筋,就固守着一些传统的烹饪方法,这样吃下去,鬼都会没了吃饭的兴致!

  后来,他们的争吵就由此上升到谁整天都在班上为国为民为他人劳作,而把少量的时间奉献给家人;谁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思索为家人做些什么好吃的,买些好看的衣服、耐读的书等等。这么一比较,好像骆芷兰奉献给工作的时间真的大于卓然这些日子奉献给工作的时间。所以得出一个结论:骆芷兰从来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老公和儿子放在第二位。而卓然,从一开始就是个任劳任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爱家男人。

  骆芷兰气得无话可说,她觉得自己之所以努力工作,是因为卓然的收入不足以供养她和儿子。她的工作性质使然,也不可能有片刻的马虎。既然认可她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做奉献,卓然就应该懂得去理解,去体恤,而不是挖苦、讽刺、嘲弄,贬损她的爱岗敬业,以及她的工作本身。

  况且,在当今生活中,男人和女人都有社会角色,同样在养家,凭什么女人就要比男人多付出?而且除了工作,她还需要和儿子的老师交流,接送孩子,辅导他做作业,洞悉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发现问题及时去想办法解决。她还要想卓然每一个阶段的心情,如果他出现异样,该如何帮他打通内心的郁结。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