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噢!想起来了。”郭父这才回过神。大概天下间父母都是差不多的,自己多少年都没交流过的朋友,名字他们都能记得清清楚楚,但孩子的朋友要不是天天上门那种,他听几次都不一定能记住。
这时,病房里另外两个病人的家属也忍不住张口了,问想郭俊:“小伙子,你能帮我们问问你那朋友,还卖鸡不?”
尤其是问话那病人家属,病人还在床上躺着咽口水呢!
这俩病床上躺的病人跟郭母差不多大,郭家就郭俊一个独生子,郭母在病房里这么长时间,也是多亏了他们同龄人能聊的来。
他们相互鼓励着、扶持着,整个病房三个病人手术全部成功,差点让医生都惊掉下巴,甚至于都开始琢磨着把性格合得来的病人转移到统一病房以尝试提高病人病愈率。
郭俊抹不开面子,当场给林盛之打电话。
林盛之听了前因后果,长长的沉吟一会儿,才道:“竹林里的芦花鸡本来也不多,顶多再抓三两只,我还想繁衍吃肉呢。”
听好友说他自己都没吃上鸡,郭俊也不好意思的笑笑,抬起头去看另外两个病床上的。
“行行!”两边病人家属都立即点头。
“那价钱怎么算?”郭俊替好友问道。
“这芦花鸡一代代下来都是喝的山泉水,吃的都是林子里的竹虫,便宜了不卖,一只两百块钱。”林盛之道。
“两百?”最里面一中年妇女差点眼珠子都掉下来,她小声的嘟囔:“别不是托儿吧?一只鸡卖两百,抢钱呢?!”
“闭嘴!”那妇女丈夫训斥一句。
“行行,我这就把四百块钱转你账户上。”郭俊看了眼刚才说话那妇女。
林盛之也知道这是给他装门面呢,笑笑也没再客气。
郭俊结束电话就立马给林盛之账户上转了四百块钱,接着才看看病房里头那两位阿姨。
最里面的张阿姨今年六十七了,这辈子前半生都几乎没有过过好日子,这退休了终于享福几年却因为年轻时落下的病根儿住了院,她可不愿意委屈了自己,立即自己扬声道:
“那我就订一只鸡,小锅你过来教教阿姨怎么把卡里的钱转给你的?”根本就不管她那咬牙的儿媳妇。
张阿姨说完了又看向中间的小刘,她那意思简直就是小刘她要是不要另外那只鸡,她就包圆儿了。
小刘今年才五十岁,还没到退休年纪,比郭母还要年轻点儿,她儿子才刚刚毕业,也没有谈对象,再加上儿子孝顺,工作有钱也舍得给母亲花,立即也跟郭俊喊了一声哥,订下另外一只。
张阿姨遗憾的摇摇头。
鉴于电话里林盛之那不大乐意卖鸡的样儿,鉴于郭母那鸡汤馋人的呦,两个同样曾经驰骋菜市场的大妈,这次统一折了跟头,着急忙慌的给郭俊转钱。
张阿姨的儿子坐不住了,都是人家儿子掏钱的,就他亲妈是自己掏,他这个当儿子的脸上过不去啊,忙赶在郭俊过来之前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大钞。
郭俊才不管那么多,其实就他来看,最里头那家子儿子儿媳穿的都人模人样,看样子也不是缺钱的主儿,老人家又不像是把孩子从小虐待长大的,凭什么老人家病了躺床上,想吃只鸡还得自己出钱?
是以郭俊接了两边儿子的钱,就直接揣裤兜里当场给林盛之转账过去。
张阿姨的儿媳咬牙,憋着嗓门道:“那什么,啥时候给我们送来鸡?”
郭俊心里轻哼一声,说实话,要不是张阿姨经常跟自己母亲说话逗趣讲笑话,他才懒得搭理这女人呢!
郭俊又给林盛之打了通电话,说他准备今晚就过去抓鸡,问林盛之方便不方便。
林盛之正在院子里逗猫呢,六月的尾巴特别长,上面毛毛也旺盛,提溜着六月的尾巴逗猫简直再合适不过。
他无所事事的道:“你随时来呀,我这边又没什么要紧事儿做。”
虽说林盛之电话里只松口卖两只鸡,但既然郭俊母亲吃着不错,他也不会小气,带着狗子们去竹林,准备抓个三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