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收到《星期五》杂志社主编的邮件,她向我们求证一些事情。你在拍摄《大唐红颜赋》期间,有没有剧中演员产生情愫?还有,你是不是在剧组中耍大牌?
——李玮,既然人家问过来了,就表示人家已经做好了相应的报道专题。现在无论我回应不回应,这篇专题估计就会在本周五清晨出街了。公司里有专门给你安排的宿舍,你本周四就别回去了。我看我能不能尽早拿到杂志,看有没有办法应对他们。”
“会不会是剧组炒作?”李玮皱着眉头问道。
剧组在剧集拍摄完成前或上档前,都会炒作一些新闻。比如某某演员的绯闻啊,某某演员不合啊……来为电视剧增加关注度。
“剧组炒作的话,要么是在社交媒体放风,要么也是和娱乐杂志合作。《星期五》这种狗仔杂志都是自己找爆点,或者别人爆料给他们。一旦被他们咬上,你麻烦就大了!”
当年APEX成员旷巍晋升一线演员的时候,《星期五》是连续做了四期专刊“黑”旷巍。比如旷巍与团员不和睦,APEX解散在即;旷巍深夜酒店电招小姐,数名特殊服务业女郎出入旷巍房间……这一系列的新闻将刚刚要腾飞的APEX再次打入谷底,如果不是一干娱乐圈的大哥大姐出来替APEX背书,只怕是APEX真的就要彻底沉沦了。
那时李玮还在斯玛特事务所,事务所当时是极度震怒,但是也无可奈何。
未完待续……
第80章 闲言渐多
娱乐杂志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叫专业杂志, 比如《票房》就是专业的电影杂志,人家报道的是电影圈的确切消息和电影产业新闻, 同时还有影评碟评。第二类叫娱乐杂志, 比如《娱乐周刊》,它们的专业性不及专业杂志,报道的重点也一般在艺人身上,但是基本上不会涉及到艺人隐私。即便要报道,他们也会事先和经纪公司沟通, 尽量不要过度伤害艺人。第三类就叫狗仔杂志,他们的报道重点就是艺人隐私,艺人身上的丑闻越难堪, 他们就越要重点报道和连续报道。
还别说,狗仔杂志在娱乐杂志当中, 发行量是最好的。而其中堪称狗仔杂志的“绝代双骄”就是《周刊文艺》和《星期五》。《周刊文艺》当年凭借着报道一代歌后林秋凤婚内出轨有妇之夫的专题报道而一举成名;而《星期五》则是后起之秀,创刊号就踢爆斯玛特事务所多名未成年训练生吸烟照而引发讨论, 不仅逼得斯玛特立即开除这些训练生, 更是让总裁陈文德带着一干高层出来鞠躬致歉;后来更是接连踢爆小天王艾迪晟的“艳。照。门”事件和乐坛教父苏文东“吸。毒倒嗓”事件而成为第一狗仔杂志。
如果说《周刊文艺》的报道还是以事实为基础的话, 那么《星期五》的绝大部分报道都是臆测。但是由于“言论自由”和《星期五》编辑们对于文字游戏的擅长,让《星期五》虽然屡次被起诉,但是却从来没有真正败诉过。
《星期五》是每周三截稿, 周五清晨出街, 所以不少明星和经纪人都表示娱乐圈最可怕的事件之一就是《星期五》的主编在周三给你发来的邮件。
理论上,杂志进行人物报道之前是要和当事人确认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上,《星期五》主编往往只是发一封邮件告之当事人, 我们这期会报道你的什么事,你需要回应么?如果你回应,那么你的回应会和报道一起被刊登出去;但是如果你不回应,杂志就会表明一句“当事人在接到记者询问之后,迄今未有回应”。总之,当事人就是输了。
《星期五》虽然是周五出街,但是截稿是周三,因此印刷时间就是周四,而抵达发行公司则是周四深夜或周五凌晨。尽管《星期五》保密工作做得很到位,在印刷公司是拿不到杂志样刊的;但是如果和发行公司关系良好的话,很多经纪公司还是能提前三小时到四小时看到新刊,然后想出应对方法。
不过《星期五》还没出街,社交媒体上的各大营销号却纷纷行动起来。“据传某新人王剧组花心撩妹”、“不尊长辈,新秀演员大头症发作”、“吃完就抹嘴?女方手握关键证据控诉某新生代明星”……诸如此类的消息在微博和人人网上传播,而这些似是而非的消息又将矛头对准了李玮。
既然网络传出相关话题,联系李玮和苏丽的人也多了起来,但是李玮选择了关机而苏丽则是不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