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档期?”麒麟发行公司的人思考了下,“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安排在主流院线放映两个星期试试,然后就转移到二轮院线和艺术院线上。当然,如果票房表现理想的话,延长大圣诞元旦档期也不是不可以的。”其实主流院线在圣诞元旦档期也会预留一些放映厅给诸如恐怖片等小众电影,毕竟那天还是有群单身狗也要出来玩。为了爱护单身狗,自然就将他们放去看恐怖片好了。因为情侣们自然是冲着爱情片、喜剧片去的,或者至少是大制作,这种中小成本的恐怖片,估计也只有单身狗为了自我保护才会选择。因此如果电影理想的话,其实单馆上座率还是值得期待的。通常来说,除非是那种《阿凡达》级别的电影,一般电影的单馆上座率在60%就算是成功了,到了70%就算票房热门了。真要到80%、90%那就是里程碑式的史诗大片了。而恐怖片在这种热门档期还真有可能创造单馆上座率,因此麒麟发行公司才会做出这样的承诺。
麒麟发行公司的发行建议已经超出了李玮和刘涵的期望,因此双方很快就发行事宜达成协议。而在麒麟发行公司确定了发行档期之后,李玮工作室和麒麟影业也开始了针对这部电影的宣传事宜。从某个程度来说,这将是李玮工作室作为制片公司所制作的最后一部,下一部电影就要署名梦工厂电影制作公司了。双方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很快就将第一批宣传物料制作了出来。经过李玮确认之后,这批物料就开始投放市场了。由于《电锯惊魂》是惊悚片,故而海报要么就是制作得非常血腥,要么就是制作得非常悬疑。横竖这部电影已经确定是“18禁”的分级,所以李玮等人也不用考虑如何吸引年轻影迷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宣传,《电锯惊魂》终于在凯撒等院线上映了。按照习惯,麒麟发行公司虽然没有组织影评人专场,但是也给主要的影评人和影剧版记者都发去了电影票。郭晓松就是国内比较知名的网络影评人和自由撰稿人,和其他受雇于报刊、杂志的影评人相比,郭晓松因为没有太多利益瓜葛,因此郭晓松的影评相对来说比较客观,也因此让他在网络上聚集了比较多人气。因为郭晓松的关注者大多是普通观众,因此郭晓松原本打算将这张电影票丢弃的。但是一想到自己有段时间没写影评了,而且最近也真心没有太多吸引人的作品,因此郭晓松想了想还是将电影票收到自己的钱包里,然后在电影上映的那天给自己安排了一个观影行程。郭晓松看了看网络上的宣传片,心想希望最后的成片和宣传片不要相距太远就好。要知道很多中小成本电影宁可在宣传片上烧掉一半的制作费用,也不愿意好好地打磨一下剧本。结果大家被宣传片骗进去之后,出来的时候就只剩下一腔的怒意了。
郭晓松按照电影票的提示进入凯撒金典院线的一个小放映厅,这怕是郭晓松拿到最差的电影票了吧?不过郭晓松也没说啥,毕竟这种小成本电影能挤进这种主流院线就不错了,分到这种小放映厅也是应该的。不过小放映厅有小放映厅的好处,上座率容易提高,院线公司的成本就能压下来。还好自己的电影票位置还算不错,郭晓松也没有含糊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等了大约五分钟,放映厅的灯渐渐暗了下来,然后银幕就亮了。
《电锯惊魂》是一部标准的商业类型片,刘涵和李玮商量之后,最终的剪辑版也就定在90分钟。这不算是特别长的版本,因此情节相当紧凑。虽然刘涵是个新人导演,但不愧是李玮看重的导演,一部惊悚片拍得如此,也算是一个非常成熟导演的作品了。郭晓松承认自己看电影的时候也被吓得不轻,而且整个情节也非常吸引自己,一扫一般惊悚片或恐怖片的拖沓和无脑。重要的是,这种商业片还不是那种看完就忘的爆米花电影,居然还让自己到现在还在回味。想到这里,郭晓松打开了文档,准备就《电锯惊魂》写个影评。
事实上,不仅是郭晓松,所有收到公关票的影评人和影剧版记者都被这部电影给吓得心服口服了。要知道这些人可算是观影无数的资深影迷,一般套路的惊悚片或恐怖片根本吓不住他们,但是这部《电锯惊魂》却让这些影评人和记者看得毛骨悚然。原本大家以为和海报一样,《电锯惊魂》走的是血腥路线,但是实际上这部电影别说和血浆片相比了,就算和一般的恐怖片、惊悚片相比,《电锯惊魂》的出血量算是非常少的了。但是偏偏这部电影通过音乐、画面而处处给人心理暗示,因此让整个人都处于惊吓状态。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除了吓唬人之外,其对人性的思考和反省也戳到了影评人的痛点了。要知道影评人最关心的就是社会批判啊、人性思辨啊之类的话题,而一部惊悚片在保证电影类型和电影故事的完整之外,居然还能做到对人性的思辨,看来导演的企图心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