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行动_作者:珊漫(285)

齐锋在回83号的路上便布下了一张无形的天罗地网,刑侦总队第一时间调出江安琪放学后的路面监控,发现她刻意避开了来接她的市特队员,从学校侧门离开,独自上了一辆公车。

公车的沿途监控很快也被调取了出来,江安琪并没有下过车,可令刑警们胆寒的是一名穿着桑区服装的男子尾随她上了车。83号那头仍在继续定位,给到市特的反馈却并不乐观,齐锋对孟然说:“姚一弦那伙人狡猾得很,又把桑区人掷出来当棋子,你让市特上下做好准备,这是一场硬仗!”

孟然冷静回复:“齐总,麻烦您的人仔细筛查公车的沿途视频,认真甄别每一个上下车的人,一个都不能放过,姚一弦很可能也上过这辆车。”

结束通话,不出五分钟,公车的位置就被锁定。

与此同时,南西派出所的增援请示也不约而至,对方在电话里称,辖区高架的龙柱上方横停了一辆公车,截断了来往车辆,其他司机纷纷下车理论,却见公车内有一名腰缠雷管的桑区人正手持匕首,劫持了一车的乘客。

霎时间,细密的汗珠从孟然额上冒了出来。

所谓龙柱位处黄江市的中心地带,支撑着贯穿四方的交通命脉。坊间还有传闻称,这根龙柱就是黄江的脊梁,动梁便要波及全身。如若龙柱坍塌,市区的交通势必陷入长时间的大面积瘫痪,与此相比,更为可怕的是一旦龙柱倾塌,半个中心城区的地基都可能受到冲击。南西所附近高楼林立,是一片钢筋水泥的茂盛丛林,假使地基松动,那后果不堪设想。

孟然沉默了数秒,随即摁下了出警警铃,长鸣三轮,意为召集市特所有成员。他与齐锐并肩同行,一起赶往操场,将四名支队长唤到跟前,三支队的田立杉杉来迟,孟然无暇计较,迅速做了作战部署。

市特的各个支队均各有所攻,各执所长。

孟然根据每个支队的主攻擅长,当场做了分工,拥有特种驾驶技术的队伍被分成了十组,队员们全副武装,火速登车,一辆辆防暴装甲车鱼贯而出,堵截去高架各匝道出口,严防目标公车冲撞逃窜。

现场营救共分成两套方案,田立的三支队分设A、B两处射击位,负责远程狙击。杜刚的一支队作为后备队伍,在狙击失败的情况下,负责破窗强攻。

碍于绑匪身上捆扎了大量雷管,所有人质又都密闭在车厢内,靠人为强攻,速度再快也快不赢子弹,故而,远程狙击顺理成章地被列为首选方案,可田立却说:“高架上没有合适的掩体,不利于安排狙击位。”

杜刚反问:“这不就是该你解决的问题么?不利于安排狙击位,难道就利于破窗强攻?突击组的身手再快,快得过绑匪引爆雷管的速度么?”

“我是凭专业说话,狙击手本来就不能暴露位置。”田立坚持。

眼见两边争执不下,孟然及时喝停,他当场拿了解决方案,命令一组人即刻赶往现场,配合交警总队引导其他车辆撤离高架,唯独距离目标公交车150米内的车辆不作挪移,单只疏散驾驶人员。

孟然问田立:“射程距离150米,你和副狙击手各选一辆车,移动到最佳射击位置。我要求一弹毙命,做不做得到?”

田立不以为意:“150米算什么?何队训练我们的时候,人人都从200米起步。”

孟然不多嗦,朗声回了一个“好”,当即命令田立按计划进行。

短短几分钟,整个营救方案就已搭建了大半,可谈判组却又出了状况,恰逢几名精通桑语的队员赴邻省考察,队里一时无人可顶。偏偏桑区人的汉语又都十分蹩脚,倘若没了专业翻译,很大程度上会让谈判陷入被动。

关键时刻,齐锐站到了孟然身边,说他在政法大学时曾进修过桑语,可以担任这次的谈判人员。

孟然侧头与齐锐对视,分秒之间,他眼底闪过了担忧、不舍以及浓浓的爱意,个中滋味最终一并化作了坚定和信任,他对齐锐说:“那就拜托你了。”

开赴现场的警车内,杜刚调出了一组数据,这原是孟然担任支队长时四处踩点收集来的。

一般公交车的玻璃厚度约在8毫米左右,钢化玻璃的耐撞力强,倘若没有破损缺口,破门锤根本无法将之一击撞碎。

孟然同齐锐坐在后座,他凝望窗外,脑中假想出一副剑拔弩张的对峙画面,对杜刚说:“到了现场以后,你把一支队的骨干分作两组,先去公车外围、绑匪视线死角的地方架冲锋梯,万一狙击组失手,第一组人立刻上破窗杆,震出一条裂缝后,第二组人登梯用破门锤强攻,2秒之内必须破窗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