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中满秀色_作者:黄花九梨(101)

2020-09-30 黄花九梨 年上

“这是?”徐文接过,看向沈季仁。

“我诚心邀请你加入沈晖机电。”沈季仁见徐文没有打开文件,又补充道:“先别拒绝,看看内容再决定。”

徐文嗯了一声,翻开文件夹,快速扫看合同。

沈晖机电占尽天时地利,缺的无非是人。新时代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是拥有高素质的员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框架,这才能走在前端、立于不败之地。

沈季仁这几年一直在抢人,徐文来之前就在于师兄那里听说了。只是徐文没想到,他竟到了如此“穷凶极恶”的状态。

合约先是标定徐文的工作内容,然后给出待遇,具体的解释内容都放在附件中:职位细节、培训方案、项目分管的具体流程,甚至是晋升安排。

“沈总,这是开玩笑的吧?”徐文看愣了,不可思议,“这样的条件......”

“怎么了,不够好?”沈季仁自信满满,拿起面前的茶壶,给自己续水。

怎么是不够好?明明太好了。合约中给出的待遇是徐文目前的两倍,同时他需要做的工作也有所差异,职能性更强,“这是个偏向产品经理的技术岗?”

“我简单了解了一下,你工作将近一年时间,从软件算法到硬件落地都有经验。”

徐文一惊,心想自己没有在公开的CV上更改过工作内容。沈季仁能精准说出,必然有自己的渠道。行业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各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办法”,打听竞争者的策略、合作者的口碑。

沈季仁喝了口茶,放下茶杯看着徐文:“我们的研发团队很年轻,因此我们不喜欢在其他公司时间过久的人。”

每个公司都有企业文化,而员工则会被同化,进而形成固定的工作模式。高速发展的行业,员工自身的可塑性决定了团队的接受度以及调整能力。

沈晖机电挖墙脚的选择很正确:徐文工作将近一年,在讯然接受了全方位的入行培训,此时对项目整体有明确的概念,即将进入个人成长期。这样的人,用起来性价比最高。即使是两倍工资挖人,亦不亏。

停顿间隙,菜品装盘上桌,样子精美诱人。

沈季仁招呼徐文动筷子,“我跟你明说,我们公司喜欢用年轻人来带项目,有冲劲有想法。”他看着徐文的眼睛,继续说道:“你在讯然挣不到这个数字,短期内也没这样的上升空间。”

徐文仔细翻看合约,斟酌沈季仁说的话。有那么一瞬间,某种情绪冲进意识,产生了些想法思绪。这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莫说徐文着急挣钱、贴补爸妈,单论这个年纪能找到产品和技术兼顾的职位,就是天上落馅饼的概率。

沈季仁亲自给徐文送合约,足以见到沈晖机电的诚意。

可话说回来,徐文何德何能,需要CEO亲自邀约?

“上档次的餐具,配上主厨的名号,这些就是价值的体现。你来我们沈晖机电,也是同样的道理。”

沈季仁的话在徐文听来有些刺耳,菜肴的价值难道不是口味吗?

况且,徐文既不高档,也没有名号,和沈季仁说得沾不上边。

“别把自己埋没在讯然里,别总盯着杜弘然身边跟班的位置。你完全有资格与他谈合作,有能力为自己前程发展做规划。你来了沈晖机电,我保证你们杜老师会更看重你。通过你,讯然和沈晖机电可以双赢。”

明白了,徐文是那盘中的菜,以沈季仁的标准,可有可无。

沈晖机电是“餐具”,沈季仁是“主厨”,而他从杜弘然手里抢来了徐文,这便是“名号”。

沈季仁眼中,徐文与闫成益是一样的,连说出的那些事情也都是闫成益走过的路。

“怎么,这合约你不心动?”沈季仁帮徐文夹菜,让他多吃些。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徐文当然心动,毕竟这样的合同条件,他可以少拼搏好几年,“合约很好。沈总,谢谢您。”

“别说谢谢,你只需要说‘接受’。”沈季仁将随身的昂贵钢笔递给徐文,“看你很犹豫,该不会舍不得杜弘然吧?”

提及“杜弘然”三个字,徐文脑中忽而冒出今晨的种种。

徐文在沈晖机电有一场重要的报告,可这几日加班连轴转,昨晚他实在撑不住。徐文设置了闹钟,打算今早提前起来准备会议内容。杜弘然躺在他身边,听到响声后皱眉,翻了个身表示自己的不满,“吵什么。”

“老师,对不起。”徐文轻手轻脚爬起来,拿着鞋子光着脚,像个小贼一样从卧室里出来。徐文简单洗漱,倒了杯咖啡便往餐桌旁走。他很快坐下,随即呆呆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