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之年_作者:费拉曼图(169)

“那您知道原来的住家儿都迁去哪儿了吗?”秋实问。

“呦,这可是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一个热心民警回答道。

原来三年前,某个房地产商拆迁时私自降低拆迁补偿费用,遭到当地居民起诉。之后就被法院取消了开发资格,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处理。

如今,这家集团早已倒闭,后面也一直没有下家儿接盘。而当年拆迁工作启动后,居民们为了腾退房屋,都自行找了临时周转房。所以,虽然户口都没迁走,但如今谁具体住哪儿,互相都不知道。

秋实听明白了。这场所谓的拆迁根本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到了连篮子都没了。

“那您认识原来住在23号院儿的徐明海吗?”

“嗨,那能不认识吗?”民警顿时就乐了,“刚开始就是那小子带头儿当钉子户,铁骨铮铮的,说给多少钱都不搬!他那个亲妈更牛逼,见天天儿挨屋顶儿上坐着,说谁敢来拆就跳下去。不过嘛,这毕竟不是他一家能说了算的事儿。他们不乐意,多的是人乐意。后来,他实在扛不住街坊和居委会的压力,也就签字同意了。”

民警叹了口气:“可开发商不靠谱这事儿,谁也没料到。大家都说,早知道还不如让徐明海闹下去呢,好歹不至于现在连家都没了!”

秋实听对方这么说,却一点儿都不敢把徐明海当钉子户的原因往自己身上揽。那样就未免太自作多情了。

“那前一段闹非典,他没怎么样吧?”秋实终于问出这个让他提心吊胆了好几个月的问题。

“哎呦喂,你可算问对人了!前几天我还在王府井碰见他了呢!”民警笑着说,“小伙子可比当年稳多了,一副老板派头,身体瞅着也挺健康的。”

秋实终于放下心来。他谢过民警打算离去,可走到门口的时到底不死心。秋实想了想,鼓起勇气扭头问:“那您知道他接……”

“啊?”民警支棱着耳朵问,“什么?”

“没事儿,”秋实最后还是把话又咽回到肚子里。他微笑道,“给您添麻烦了。”

“不麻烦,有困难找民警嘛!”对方摆了摆手,又问,“内什么,你是不是想联系他啊?我电话本儿里好像有他个手机号,要不我给你找出来,你试着打一个?”

“不用了,我俩只是……只是小时候的朋友。我平时不在北京,这次回来路过,想起来就问一问。”秋实再次致谢,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派出所。

人只要健康平安就好。剩下的,早已不重要了。

此行的目的已经达成,秋实便一个人在纸鸢胡同的附近闲逛。当路过街边的冷饮店时,他停住脚步,进去买了一个曲奇味的八喜冰淇淋。

冰凉甜腻的口感缓解了夏至后的暑热,秋实不由得想起自己刚到澳门的那年。有一次华嘉辉给他买“哈根达斯”。他尝了后说没有自己从小吃到大的“八喜”味道好,结果当场被对方笑老土。

秋实手拿冰淇淋,边走边吃,不知怎么就来到一个飘扬着彩旗的售楼处。其身后是几栋错落伫立在草坪上的淡灰色住宅。夕阳西下,嫩红色的余晖使整个小区看起来宛若一个闹中取静的公园。

这样的场景让秋实觉得熟悉莫名。当他把最后一勺冰淇淋送入口中后突然意识到,这里竟然就是当年的那片烂尾楼。

第93章 Dream House

当秋实听见有人问好,才发觉自己已经站在了售楼处的大堂里。

面前说话的人是个年轻姑娘,虽然身着黑色制服,但浑身依然流露出青涩的学生气质。

“先生,珍铎公馆的楼盘您要了解一下吗?”

秋实扫了眼对方的身上的名牌,只写了是实习生。

“请问,”秋实顿了顿,“这里是什么时间建好的?”

“早就建好了,只是手续上一直有些问题。所以年初的时候才开始正式对外销售。可谁都没想到,还没卖上几个礼拜呢呢,就赶上疫情。您早一天来我们都没开门。”说着,秋实被她带到沙盘前。

“这是楼盘的鸟瞰模型,咱们现在在这里。”她拿着激光笔在南面画了个圈,“因为楼盘南向的部分房间可以看到阜城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而「长安客话」中对妙应寺的风铃有过’珍铎迎风而韵响,金盘向日而光辉’的描述。”

小姑娘一字一句仿佛在背课文:“所以这里就叫「珍铎公馆」。从小区名称到建造品质,方方面面都力求彰显业主的品味和文化底蕴。”

面对精致的微缩景观,秋实那个顽固的梦光天化日下就跑了出来。他看见那两个十几岁的少年此刻就站在dreamhouse里,两张脸上写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