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你追我躲的游戏似乎给了林兰很大的乐趣,她对水思源更维护了。
余勇回家也更少了,即使因为不放心她特意赶回来,也往往看一眼没事就上楼了。
并且,再不在楼下吃饭了,林兰哭也不管用。
事情就这么僵持着,九月底慕辰要回来余勇还愁了几天:
他不能带慕辰去住宾馆,但也不想慕辰看到那两人在小园子里和乐融融,最后他只能给二楼装上空调,再把人每天做到下不了床,让人无暇他顾。
虽然他不为这些也会让人下不了床,但中间毕竟有了欺瞒,余勇的心中是愧疚的,对那两人和这泥沼般的现状是烦燥的。
慕辰一走,余勇再无顾忌,他会每天往家打电话,听说林红不在也会尽力往回赶,但他和林兰的交流更少了,看到水思源更是全程无视。
水思源也是倔,他不理她,她也只刷老太太副本。反倒是林兰,深觉委屈了她,对她更加客气。
看她无怨无悔的样子还忍不住劝她放弃算了,“思源,是小勇没福气,是我没福气呀,你就别过来了,你这样阿姨心里也过不去,不能耽误你呀。”
水思源却只是微笑,神情坚定,“阿姨,我相信他早晚有一天会明白的,我愿意等。”
林兰被女孩这样的深情感动着,怨着余勇,也更加深恨慕辰。
第121章 遗憾
121、遗憾
慕辰渐渐适应,他渐渐跟上了课程,也得到了两位教授的认可,因为自带好厨艺,有了一群关系不错的朋友同学。
和余勇的通信一直没断,感情更是稳定,这种两个人一起为了以后而努力奋斗的状态让他觉得很幸福,很幸福。
适应之后节奏慢慢放缓,有了空闲他常常会走上一个小时到一家咖啡店里坐上一下午。咖啡他其实喝不了几口,但窗外的蓝天白云,空中飞过的鸽子和身边奔流的塞纳河都让他心情愉悦,坐在这里看书就是他最好的消遣。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09年7月,除了年后顾宁两口子过来看了他一次外,他一直没有回去过。
他有假的时候余勇常常没时间,余勇空闲一点了他又开忙,最后两人也不纠结了,坐等八月份学习结束。
慕辰一直没有告诉余勇他并没有读博,他过来后还是一年期的访问学者身份,现在通过电话、邮件和顾宁,他知道余勇这一年多做得很不错,局面完全打开,忙得飞起,根本不可能收手。
那么他要不要读个学位呢?原本不打算读的,而且这样一耽误他反而要再留三年。
也许他可以和教授商量一下,再努努力,早点修够学分,争取两年毕业?那么总行程还是一样的。
这天下午慕辰坐在咖啡店里,看着手机上的邮件,余勇最近写得少,他看不过瘾又把从前的一封封打开再读。
慕辰不知道,此时的他唇角带笑,神色温柔,加之原本容颜精致,气质清逸,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正读着信,突然听到一声中文,“慕辰?”
声音很轻,但店里没什么人,很安静,慕辰抬头,不觉慢慢站了起来。
他没有说话,站在过道的女人看他的神情轻轻说了一句,“真的是你,长这么大了......你小时候还是像我多的,现在看着却更像你爸爸,要不我也不敢认。”
慕辰从愣怔中醒过神,迟疑了半天还是喊不出一声“妈妈”,他走过去拉开对面的椅子,“嗯,您先坐吧。喝点什么?”
杨丽没有很大的变化,虽然年过五十也显老了,法令纹很深,但她妆容得体,衣着简约,看上去还是很有风韵。
细算起来从92年她和慕文离婚起他们就再没见过。
他高考完杨丽曾邀他去上海玩,但慕辰心中总有种,如果他亲近了这个妈妈就是背叛了自己爸爸的奇怪感觉,虽然慕文肯定不会这么想,只是这个母亲他和她从来也亲近不起来,所以当时他和小伙伴们去了北京。
上大学时杨丽也打过两次电话邀他过去玩,但他没有去过。
奇怪的是杨丽也没有来看过他,尽管两个城市离得很近很近,但一次都没有,慕文去世后更是断了联系。
杨丽点了一杯咖啡,看慕辰只是平静地看着她并没有说话,于是开口,“你怎么在这儿?是上学还是工作?”
慕辰,“过来交流学习一年,也马上结束了。”想了想又问了句,“那您呢?这些年过得还好吧。”
杨丽啜了口咖啡,神情平淡骄矜,“我99年和一个法国人结婚,但工作还是在国内,所以人一直在上海,02年生了女儿苏菲后才办的移民,开始在巴黎长住。那年雅克也结束了他在马来西亚的工作回了法国。他很爱小孩,法国的教育环境宽松,所以我们决定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