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这部影片在没有怎么宣传,也没有流量演员的参演的情况之下,凭借高口碑,一路逆袭,拿下近八亿的票房。
当然,原版票房只能作为参考,毕竟电影市场不一样。
不过,张璞的票房号召力无疑能吊打原版导演,而且演员的票房号召力也绝对比原版要好些。
若是这部影片的票房未达七亿,在张璞看来就是失败。
最终票房如何,现在说为时过早。
“那我心里就有数了。”许家栋点了点头。
张璞如此说,那么就谈不上什么风险,而且回报率还很高。
若是一部风险大,投资也大的影片,影视公司都会拉更多的人参投。而像《无名之辈》这种小成本电影,一看就是稳赚不赔的影片,许家栋自然不会傻乎乎的便宜别人。
张璞的新片消息,先是在圈内传开,随即传到了圈外。
《忠犬大黄》的热度虽然下降了许多,可毕竟还在上映。
而张璞却已经开始在筹备新片了。
这间隔时间也太短了些吧?
似乎还有他这部影片将进军春节档的传闻。
这消息一出,无疑让许多人惊讶不已。
要不要这么快?
这事儿在网络之上还引发热议。
有人说,两部影片的成功,让张璞膨胀了。
膨胀到竟然想以一部小成本的电影在春节档上与那些大片厮杀。
他就不怕自己那部电影成为炮灰么?
春节档,大片云集,厮杀惨烈。
张璞如今也算名声在外,可他的新片毕竟只是一部小成本电影,竞争力又能多强?
当然,最重要的是如今离大年初一,也不过三个多月而已。
筹备、拍摄,后期制作、宣传上映......
如此短的时间,他张璞拍摄出来的电影能有多少?
他不是膨胀了是什么?
而且,在许多人看来,张璞如此,纯属是为了捞钱。
这绝对是一件傻事儿。
影片若是口碑差了,不管票房高低,少不了被冠上“捞钱之作”。
唯一的区别,估计就是捞钱成功和捞钱失败而已。
口碑好,票房差,少不了被人冷嘲热的。
为了捞钱,自取其辱,自食其果。
口碑好,票房好,那才是本事,“捞钱之作”的声音或许会小上许多。可三个多月时间,没人认为张璞会拍出好的电影。张璞又膨胀了!
一部从筹备到上映只有三个多月的小成本影片,竟然敢放到竞争惨烈的春节档!
这不是膨胀是什么?
他以为他是谁?不过是一个成功两部的年轻导演而已。
真把自己当国际大导演了。
圈内那些顶级大导演都不敢这么干。
张璞凭什么?
他哪儿来的自信?
凭借《疯狂的石头》和《忠犬大黄》的成功,张璞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
他这么做,很有可能丢掉这口碑。
这不是蠢事儿是什么?
建立起良好的口碑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张导,传闻你在筹备新片,是否真是如此?”记者问及张璞,道,“是什么促使你在《忠犬大黄》还未下映就迫不及待的准备新片的呢?”
“闲不住而已。”张璞笑着说道。
闲不住的人,一部接着一部的拍,似乎也很正常。
圈内不缺乏这样的人。
张璞生活之中,没有什么交际应酬,也不喜欢交际应酬。
他有些“宅”。
当然,张璞也想把那个世界的好电影更多的带到这个世界。
许家栋说张璞的生活里只有电影。
这话或许有些夸张,却也并无不妥。
张璞的生活就是这么很枯燥。若是闲下来,难免有些无聊。
“网上说你又膨胀了,竟然想拿一部赶出来的影片,去春节档厮杀。你对此有什么要回应的么?”记者接着问道。
“你哪个‘又’字用得很好。”张璞笑着说道,“《忠犬大黄》当初定档中秋国庆档期,网上就有人说我膨胀了,如今也又来。小成本的电影,凭什么就不能在好的档期上映?多说无益,最终还得靠作品说话。”
“那张导如何保证在这么短的时间下确保影片质量?又拿什么与和春节档上映的哪些影片竞争?”记者接着问道。
他言语之间,自然也是极其不看好张璞的。
不看好张璞这部影片的人很多,其中不乏之前想要参投的影视公司。
有些人听闻张璞要把新片放春节档,随即就犹豫了起来。
他们不相信张璞这部作品还能创造奇迹。
“春节档,能赶上自然好,赶不上也无所谓。我还是那句话,不会为了赶进度而忽略影片质量。这种本末倒置的傻事儿,我自然是不会干的。”张璞说道,“至于如何跟春节档其他影片竞争?我为什么要跟他们竞争,我也没想过跟他们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