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影片捧人,而且还捧的还是演技派。
这就足以吸引大批投资者。
“那你觉得黄泽如今的演技如何?”记者记者问道。
张璞的回答没毛病,但似乎不是他们想要的回答。
“肯定有长进啊!”张璞说道,“若是出演贾波导演的电影演技都还没点提升,那他真不适合当演员。”
“张导,你的新片《倩女幽魂》是你自编自导自演的,那么你认为黄泽如今的演技跟你比起来,孰优孰劣?”
张璞避重就轻,一直把黄泽演技翻身归功于贾波。
这话还真难以挑刺,所以这记者直接拿他与黄泽比了。
怎么也要捞点料不是。
“黄泽如今演技如何,估计要看他下部影片的表现了。《小余》这个作品,贾波导演的光芒太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遮盖了黄泽的努力和付出。”张璞摇头,说道,“至于我......我就赶鸭子上架,客串了一下演员。我可不是吃那碗饭的。《倩女幽魂》上映,别被影迷说我毁了宁采臣这个角色就心满意足了。”
张璞说的似乎很谦虚,可潜在的意思却让人回味。
一句话,我不是演员,也没准备吃那碗饭。你拿我这个导演去跟黄泽那种演员比演技,合适么?
不合适!
另外,黄泽在《小余》这部影片之中的表现,并非是他的真实演技。
他演技如何,还得看下部影片。
张璞看似在同情黄泽被贾波的光芒遮盖,可未尝不是强调这点。
这部影片,黄泽之所以表现惊艳,完全是因为导演是贾波。
《小余》这部影片并不火,这点从其票房上就能看出来。
何况,贾波的影片历来都不是冲票房去的。
他估计是导演之中最自在的。
或者说是最不向市场妥协的导演。
这部影片上映之后,黄泽演技咸鱼翻身的话题在网络之上逐渐而起,慢慢变热。
若说这里没没有橙黄娱乐的运作,打死都不信。
甚至,在东方梦工厂门口采访张璞的那些记者之中,未必就没有橙黄娱乐的影子在。
把张璞牵扯进来,黄泽演技被认可的话题才会更热。
事实的确如此。
张璞被记者问及黄泽演技之事的报道一出,关于黄泽演技,关于贾波新片《小余》的关注度都瞬间暴增。
话题热度攀升,还直接让《小余》这部影片的票房涨了许多。
“以黄泽演技为话题,促使影片票房提升!投入小,收益大。”许家栋看向张璞,笑着说道,“有没有被利用的郁闷?”
《小余》这部影片,肯定是橙黄娱乐投资出品的。
拿张璞增加话题热度,无疑是一石二鸟。
不但让黄泽演技被认可更加深入人心,还让《小余》的关注度和票房增长。
当然,若是在加上让张璞郁闷的话,那就是一石三鸟了。
“意料之中的事儿。”张璞淡淡的说道。
在蒋兴文提及这事儿的时候,张璞就已经想到了。
或许,蒋兴文之所以提了这么一句,未尝不是料到橙黄娱乐会拿自己炒作。
“那岂不是更郁闷?”许家栋笑道。
他似乎有些幸灾乐祸。
想想似乎还真有些郁闷。
明知道要被人拿来炒作,却没有逃脱这个命运。
这种郁闷是叠加的。
何况,张璞刚被小歌手丁怡拿来炒作了一把,虽然杀鸡儆猴了,可如今被橙黄娱乐拿来这么一炒。杀鸡儆猴的效果更大打折扣了。
“我不也恶心了他们一下么?”黄泽撇嘴说道,“你没见网络之上,都说黄泽演技翻身是得益于贾波。若是没了贾波,黄泽依旧是那个黄泽。”
“那么说的十之八九是你的粉丝。”许家栋撇嘴说道。
“不管是谁说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张璞说道,“《小余》那部影片我看了,黄泽那角色入围明年金龙奖的可能性很大,可拿奖的几率很小。而其他角色,我不怎么看好。不是演员演技不行,而是角色本身决定的。”
“能入围就已经很好了。”许家栋说道。
不管是谁,恐怕只要入围,演技都会得到认可。
“可他若没拿奖,那么《小余》就成了贾波唯一一部没有拿演员奖的作品。”张璞淡淡的说道,“啧啧,贾波导演马失前蹄,晚节不保,你说这口锅会不会扣在黄泽头上?”
“没扣他头上,你也会捡起来扣他头上。”许家栋一副我还不了解你的表情看向张璞,道,“不过,《小余》这部电影,应该会参加其他电影节吧?你就那么肯定黄泽不会在其他电影节上斩获影帝?”
“除了那几个大奖,还有哪个电影节能与金龙奖相比?”张璞摇头,说道,“何况,拿了就拿了呗。他失败了,我趁机踩上两脚。他成功了,我再等机会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