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982_作者:酱汁鲑鱼(116)

2020-10-19 酱汁鲑鱼

周明旭一时之间也有些犯愁:“只是《昆仑》这眼看着就要完结,后续的作品还真是不好找,找到了也未必能有《昆仑》这样的质量。”

陈许早已想好说辞:“周主编,这么着。我之后还有一部大长篇,杂志连载隔日,我让《首都日报》免费连载。”

“这是我占便宜了,稿费还是要……”周明旭停了一下,琢磨出味来,“你也没亏呀,这不是免费给你打广告吗?”

算他一个月四万字到六万字,报纸绝无可能几天刊登完。而只要最新的内容不是一天刊登出来,里面就存在着时间差。

看完报纸的你想了解后续吗?买杂志啊。

“这点小聪明都被发现了。”陈许夹了块毛肚塞进嘴里。

不过周明旭也算是满意了,有了“不良人”打底,再找一位凑个数就差不多了。

陈许这边就算揭过,文劼又出面谈了一些细节。

“挂靠和期刊号都好说,这点权利我还是有的,到时候我和社长在沟通一下,问题不大。关键是印刷厂,如今的书市你们都了解,全国的印刷厂产能都满负荷运行。肯定是需要先给钱再印刷的。”

“这个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了。”陈许接话。

“就知道你是个大财主。”

……

一顿饭之后,连续三日一条招聘广告开始在首都日报上登出。招聘的要求在如今还是挺高,应聘者需要高中以上学历,会简单英语口语,有外资广告从业经验者优先。待遇也是水涨船高,明码标价底薪300,提成另算。

“为什么要会英语?”文劼很不理解。

“看简历很累的,能筛一点是一点。”陈许给了一个文劼万万想不到的理由。

任双联系了几个武侠小说作家,包括前几日茶话会在座的几位。暂时仍在创作之中,现在只能静静等待。

文劼又从他的那一帮朋友圈里找了几个三四个人,他们都是北上的文艺青年,也没个正式工作,全凭理想在这北京城里呆着。生活困顿,倒是一个个精神抖擞的,也挺有才,美工、作诗、贫嘴……

文劼这几日天天在外梳理关系,这边作协去一去,那边出版局聚一聚。

至今陈许还没有说清楚给他的报酬,他如此尽心尽力,让陈许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陈许支了500块钱给他:“尽管吃,尽管喝。不够再来,趁着我现在还是大户赶紧薅。”

陈许身上的钱确实也已经不多了,之前的稿费和翻译费以及评书的授权费,加起来也不过3万六七千。买个房子用去3万,平时又大手大脚,现在只剩三四千了。

文劼也估摸着陈许没多少钱了,提醒道:“首都日报的挂靠费暂且不说,周明旭也不会催你。但是,之后的打广告的费用和印刷厂的费用可容不得你拖欠。”

“你赶快去陪人吃饭喝酒吧,我办事你放心。”陈许淡淡的说,完全不把这是放在心上。

“对了,那个香江的巴鸿文回去了,说是要把你的书稿拿给金庸、梁羽生看看再考虑买断。”

“他们倒是不愿意承担一点风险。”

得,这一笔钱暂时是指望不上了!

之后三日,陈许也难得空闲,想着先写一些存稿。下一部抄什么他也想好了,就是——《沧海》。《昆仑》如今这么强大的群众基础,傻子才不用后传。

《沧海》这部作品在后世名声不显,剧情也颇多诟病。当时它新颖的设定在网络小说层出不穷的阶段,自然是赶不上趟,但是如果出现在这个阶段,还是挺有趣的。

周游六虚、天子望气、有无四律、劫主劫奴、显隐二脉……近乎玄幻的武功设定,一旦征服读者群,那之后武侠向仙侠、玄幻的道路就是一路坦途了,所有八零后、九零后的童年全得改变。

一想到没了《昆仑》,凤歌大大也写不出《沧海》,陈许心里就是一阵绞痛。

陈老爷心善,见不得遗珠遁世……含着泪开始抄《沧海》。

抄啊抄啊,这一抄就是三天!

周日下午,不时有人进入四合院内。害的几个小脚老太太还以为是非法聚集,一直在旁边张望,希望能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文劼和任双穿上了中山装,陈许没有中山装,只有一身西装还是从深城带过来的,所以就只穿了一件白衬衣。

面试考官依然还是以陈许为主,文劼和任双就在一边凑数。

陈许往院子里看了看,应聘者倒是穿的五花八门,有穿衬衣的、有穿中山装的、还有穿着海魂衫就过来的……女士的色彩更丰富了些,除了较为正式的工作装之外,还有大红的或者黑白纹路的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