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好好保重身体,你一定能看到你想看到的。”陈许还想活跃活跃气氛,“师父,以后的日子还长,该找另一半还得找。”
“哈哈,半截入土,就不想了。”陈彦中笑了笑,“你们以后多来看看我就心满意足了。”
“一定一定。”
真是越老越容易动感情,陈彦中晚上吃饭又破天荒和三人小酌,对陈永安和高一玮又是一番人生规劝。两人自然是点头如捣蒜,只是说的太多,难免重复,心神都有些恍惚。
陈许则在一边沉默不语,并不规劝,怕两人牵连到自己,就这么在一边吃吃花生米也挺好。
高一玮和陈永安来南边近二十天,陈许不急,高一玮玩着游戏倒也开心,反正距离期中考试还早,他也自得其乐。
只是现在工厂事情还不够多,陈永安目前处理事情还井井有条。陈许继续留下来作用也不大,相反京城倒是有一堆事要处理。
陈许找赵学海买了两张返程的机票,过两天便借道白云机场返京去了。
身边的高一玮昨晚玩了一个通宵的游戏,一上飞机喝了点茅台就睡了过去。
陈许望向窗外。白云千载空悠悠!也不知道“白云机场”这个名字是谁取的。
透过窗户,机场愈发渺小,天地在远处汇合,逐渐又看见大片云层,后来就只能看见云层,云海翻腾之间,再也找不到广州的影子。
南下一行可算是非常顺利,但是陈许依然有“见天地”之感,尤其是和赵学海一番谈话,即便又太多的先知,也无法左右太多,自身之渺小显而易见。
又想起蓝俪在港业务也不知道顺利不顺利?
这么左思右想,胡思乱想,不知不觉之中,陈许也睡了过去……
……一到首都,陈许就和高一玮换上大衣。首都三月的天即便暖了起来,也和南方没法比,晚上依然还有零度以下的时候,偶尔一阵风钻进脖子里,还能感受到一阵刺骨冰凉。
“这真是在南方待久了想北方,回北方了又想南方。”
“可不是,还是老家好,气候不走极端,就是经济不太行。”高一玮咂咂嘴,将宝贝围巾又取了出来,围在脖子上。
无形之中又被撒了狗粮,只是到现在还没有见到真人,太不够兄弟了。陈许瞥了一眼,又快速收了回来。
他打了个出租车,一路将高一玮送回学校之后,才折返回到四合院。
此时编辑部的工作早已步入正轨,人员齐备,平日里倒也显得清闲,各种唠嗑。
编辑部可不就是清闲吗?不清闲能有《编辑部的故事》?
陈许一进门,一帮人就迎了过来。
“呦,这是资本家回来了?”陈许一看,是井妙竹在那里说风凉话。
“那可不,听说我的长工们没事做,都胖了,还不赶快回来帮你们减减肥。”陈许跟她耍贫嘴。
“呸,你才胖了。”
“大家先散了吧,晚上食堂加餐,吃饭慢慢说。”文劼将一帮人劝走。
编辑部一帮人散去之后,文劼和任双过来帮陈许把大包小包拎回了卧室。
“这次去南方时间可真不短,做黄花梨家居的师傅都收工了。”任双说,又用手指了指卧室里的装饰。
可不是吗!陈许一瞧卧室,书桌、衣柜…都换成了风格统一的黄花梨家具,这看上去可就舒服多了。
文劼还用公款给陈许配了一台小电视,旁边是一台索尼的录放机。
陈许看着新卧室的环境超出想象,说:“呵,我这得是什么级别的待遇,国级有了吧?”
“你这不是皇帝爱挑金扁担吗?”文劼说,“带你去看看你要的办公室,看看什么叫国级待遇。”
“走着走着。”
整个四合院,最后排的几间房作为卧室、仓库之外,正厅和耳房都用作办公,厨房和茅厕都有专门的位置,也无法变动。如此一来,四合院前面剩下还有两间厢房,西厢房已经被用来做会议室,摆了长长的一张桌子。剩下一间东厢房陈许就自己留了下来,房间够大,暂定作为作为自己的办公室兼登峰纺织的办事处。
陈许一进屋,里面摆着四张办公桌,所有的桌子、椅子、柜子也都是一水的黄花梨。陈许的位子放在最后,尺寸明显比其他三张桌子大了一些,上面还摆了一个电话,一个钢笔架。
这里的光线明显比其他屋子要好的多,原本纸糊的窗户都换上了玻璃,抬头向上,一眼看到的竟然不是光秃秃的白炽灯,两具莲花状的灯饰摆在上面,上面至少载着七八个白炽灯,灯一打开,照的办公室里通亮。更奢侈的是,这里还配了一台松下的彩色电视机和一台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