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天色还早,又去了一趟王府井,看着杵在外面的巨大的Sony广告牌,那广告牌里精巧的随身听让陈许恍如隔世,既熟悉又陌生。
商店里人来人往,售货员们一脸不善,反倒是上门的客户在努力赔笑。陈许是只看不买,挤在人群里乐呵呵跟着人群移动,走马观花逛了好几个商场。
约莫着时间差不多了,陈许去全聚德花了八块钱买了只烤鸭,又坐上来时的沙丁鱼罐头就往回赶。
此时徐广峰看了一天的书,正要出门去食堂吃饭,陈许拎着烤鸭就进了屋。
陈许抖了抖身上的残雪,然后脱掉身上棉衣。
“八块钱一只的烤鸭都排了好久的队,首都人民气象真的不一般。”
“八块钱?这么多。陈许你又乱花钱了。”徐广峰一脸惊讶。
陈许将桌上的书挪到一边:“难得出来一趟,你尝尝,保证值。”
“怎么吃的?你教教我,我还没吃过。”徐广峰又搬了张椅子。
陈许一边吃一边说:“烤鸭若说历史,还来自于金陵,明太祖那时候……一半在烤,一半在片。其实在店里面吃是最好的,鸭皮薄脆,我带回来都有些软了。”
两人不住地吃着烤鸭,陈许又说起今日见闻,公交车上的各类京骂、北大诗社的文学青年、武侠爱好者编辑……权当是解闷。
“那《铁血天骄》投稿成功的概率还是挺大的?”
“投稿肯定成功,就怕时间太晚,等我回安城之后,再和这些出版社、期刊联系可就是个麻烦事了。”
“等这次考完试,不管能不能考上,我也去写小说,完成我的文学梦想。”徐广峰最后舔了舔手上的油脂,意犹未尽说,“我们临走那天再去吃一次全聚德,我请你。”
“又乱花钱?”
“难得出来一趟,花的值。”
……
第二天,徐广峰继续温书复习。陈许在床上躺了一天,偶尔翻动一下随身带的《顾准文集》。吃午饭的时候他也懒得起,让徐广峰带了两肉包。
一整天没有接到编辑部电话,失望。
第三天,徐广峰早早起床,打了热水洗了个头,然后最后确认下随身的文具、证件,就去参加笔试了。
陈许日上三竿饿的咕咕叫的时候终于爬了起来。
慢悠悠地穿上衣服准备去吃饭,门外突然啪啪啪响起了敲门声。
“三零七的,有人打电话过来,快去前台接一下。”
“好,稍等。”陈许麻溜的披上棉袄。
果然是编辑部的电话,电话里没有多说,陈许留了张纸条,嘱咐前台交给徐广峰,然后直接前往《人民文学》面谈。
还是昨天的编辑,地点换到了一个小会议室。
那个编辑给陈许倒了杯热水:“上次没来得及自我介绍,我叫任双,任我行的任,双儿的双。”
“陈许,耳东陈,言午许。”
“前天下午我就把你的稿子拿给主编,主编也很喜欢,或者说全编辑部的人都很喜欢。”
“然后呢?”这样的开头让陈许嗅到一丝危险。
“但是对于《铁血天骄》能不能上刊,大家还有争议,这两天一直在讨论。第一个争议点是《人民文学》向来是纯文学地盘,发表武侠小说会不会不太妥,当然这一点其实是可以商量的。第二个则是《铁血天骄》篇幅太长,《人民文学》本就是月刊,不管是一次性登出还是走连载,都太占空间。”
“所以编辑部是想帮你直接出书。”任双接着说。
“那也好呀。”白担心一场,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来全不费工夫。
“你先别急,其实我对你有一个私下的建议。”任双说,“除了这些文学期刊之外,你还可以考虑报纸,毕竟受众更广些。”
“现在报刊能连载小说?”平日里一直留意相关信息的陈许从没听说过这事,屁股下的板凳又吧嗒向任双挪了挪。
“首都还没有,但是我听说沪城的《新民晚报》刚刚开始试水,销量大增。”任双说。
“如果我想在报刊这块投稿,首都该去哪家呢?”
“首都这些报刊的主编我还真的不是特别的清楚。”任双咂咂舌头,“这样,你在这等我下班,我带你去去见一个人。”
说是等他下班,其实就是陪他聊天。任双近期的发现,陈许小小年纪倒是见多识广。
陈许也发现任双虽然在一个纯文学刊物里工作,倒是对各类通俗文学了如指掌,就连郑光头的《坦克手和飞行员》他都喜欢看。
陈许听任双说起伤痕文学、朦胧诗以及早些年流行的各类黄色小抄本,让陈许大开眼界,发誓有机会一定要去拜读一番。任双也听陈许说起港台武侠圈的各类趣闻,金庸的家事、古龙的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