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辛苦梁书记了。”
梁书记叫来秘书,要求通知各分管领导下午开会,务必全部到场。
之后,他又继续和陈彦中讨论。
“这里面牵扯到一些央企,中信、中纺都能联系,但是要发函走流程……”
“这个我来解决,加里纺织工业可不是独家买卖,容不得我们浪费时间,速战速决。”
“那可就太好了,陈老,这个国际投行……”
“先不考虑,有钱赚,他们会抢着来……”
……近日深城的雨天和晴天交错展开,工地的施工都断断续续。空气热而潮湿,衣物一日不洗就有些馊味了。
几天前的市委会议颇有些争议,但很快就被梁书记做好了思想工作,土地规划的工作已经提前展开。
中信和中纺的都已经到了深城,经过一番交谈之后,各怀心思。
中纺总公司姑且不说,他们对于整体局势的影响几近于无,让他们加入完全是站在全国纺织业考虑。国际大企业入境必然会挤压国内纺织业空间,但是伴随着危及的同时,同样有着大机遇,如果国内纺织企业能快速调整,改进技术、提高管理,再介入加里纺织工业所拥有的广阔渠道资源。那么对于中国纺织业来说,可以提前十多年介入全球性市场这样的巨大蓝海。
陈许方案对于中纺集团的引入,无疑是把肉递到他们嘴边。由不得他们有什么意见。
相对于中纺总公司,中信则显得更为重要,他们也拥有更多的议价能力。也就是在去年,中信成功为仪征化纤在RB发行了一百亿日元的公司债券,开创国内先河。目前国内的涉外企业中,也只有中信有过在海外发行公司债券的成功经验。这也是他们在这个环节最必不可少的一块。
不过中信方面也已经原则上同意这件事,尽管对后续角色定位有些偏差,但是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可以慢慢商量。一些对外的准备工作已经可以展开,比如说,联系国外大行,择机路演……
在陈许的建议下,陈彦中顺利地将徐广峰安插到中信去当了一名实习生,这辈子还没有坐过飞机的徐广峰很快就要开始空中超人的生涯。
陈许和陈永安趁着闲暇时间,在市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去订做了两身西装。陈许还另外和陈彦中、徐广峰一道办理了赴港的相关证件,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安德鲁和戴维斯又呆了两日,明显没有了前几日的悠闲,开始有些着急,一天要打好几通越洋电话。
陈许便和赵学海通气,双方要尽快摊牌。
七月二十九日,下午。
双方再次举行会谈,这一次陈彦中直接坐到了梁书记的左手边。
工作人员将翻译好的更为详尽的英文方案递交给安德鲁和戴维斯。
方案简而言之,就是中方欲以土地和厂房出资和加里纺织工业在香江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由加里纺织工业控股,双方共享彼此股份的优先购买权。之后,以合资公司为平台,用杠杆收购的方式反向收购加里纺织工业的大部分需要转移的资产。也就是说,加里纺织工业只需要很少的资本就能撬动大量的资产。
方案中中方的风险底线就是土地和厂房,加里纺织工业的风险底线就是大部分折旧设备和一部分资金。
整个方案中大部分的资金来源于垃圾债券,这一点需要和各大国际银行、投行好好勾兑一番,细节在英文方案里也没有仔细提及。
所有人看来都没有损失什么,那么损失由谁承担呢?嗯,暂时看没人承担。
安德鲁和戴维斯看的不太明白,毕竟杠杆收购在美国也不过是刚刚兴起,正常人连其中机理都无法探清,更别说判断。
但是安德鲁和戴维斯看着这个方案,明显考虑完善,至少在书面上,双方所承担的风险也并不大。
“我们暂时无法判断这份方案,很多资金方如银行、投行、债券购买者的态度我们也无从知晓。”安德鲁有些迟疑,“我们要把这个方案带回美国,让董事会看一看。”
“当然可以,安德鲁先生。”梁书记回答,“我们也会派人去香江和国际投行密切联系,希望数日后可以再见面。”
安德鲁和戴维斯也不犹豫,第二天就转到香江乘坐最近的航班,返回美国。
临走前,安德鲁塞给陈许一千五百美金,并说:“多余的都是小费,公司会报销的。”
嗯,当下一套四合院,陈许完全不敢谦虚婉拒。
毕竟我是一名翻译,报酬拿一套四合院也算合情合理吧!
安德鲁离开之后,陈许也在隔天和陈彦中、赵学海等人到达香江。陈永安一人留守深城,陈许让他没事去新华书店买一本《管理学》看看,以后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