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982_作者:酱汁鲑鱼(75)

2020-10-19 酱汁鲑鱼

“哦,”陈许想了起来,“就是那个油腻的二鬼子?”

“你明天可千万别当着面这么说,伤人。”

“我又不傻。”

……

第二天一早,多云无雨,天气凉爽。路上行人的步伐都慢了许多。

“走过路过,瞧一瞧,嘿,香江苹果牛仔裤,世界名牌,嘿,全国最低价,尾货清仓。买过牛仔裤看看尼龙裤,嘿,派利是的裤子是真结实……”

大门牙戴着个沿边帽坐在路旁的路墩上百无聊赖的吆喝着,身前摆着一块长布,上面搭着各式裤子,旁边还有电子表、蛤蟆镜之类。

正是上班的时候,摆摊生意寡淡的多。

大门牙的视野里无数双腿晃来晃去,却并不停留、忽然间,四条大长腿正对着走过来,一开始还能看到大腿,后来是小腿,现在两双皮鞋占据了大门牙大部分的事业。

大门牙眯着眼睛抬头向上一看,真是陈永安和他那个表弟。

“大门牙,有段日子没见了!”陈永安打了声招呼。

“嘿,我上个星期去找你,你同事说你升官走了,我还以为见不到了呢?”大门牙站起身来,也是一脸惊喜。

“摊子收拾收拾,请你去下馆子。”陈永安两兄弟九点出门,在大门牙活动这一片找了两个小时才找到他。

“好嘞。”大门牙将长布一卷,麻利地打包成一个包袱,顺势扛在肩上。

陈永安带着他们找到一家个体饭店,还没到饭点,吃饭的就是三三两两分散各处,不算拥挤。屋子里虽然破旧,但是也算干净。饭店是当地农民开的,只是些家常菜,油少火小,倒也素净。

陈永安点了三荤一素,又要了三瓶啤酒。

趁着菜还没上,便提及了正事。

“这是我堂弟,叫陈许,你也见过。这是大门牙,老乡。”陈永安说,“我表弟现在手上有一笔外汇,想给它出了,你这边有路子吗?”

“我倒是知道有一批人火车站出这个。”大门牙露出缺了半颗的压齿,“我今天帮你们去打听打听?”

陈许连忙说了句谢谢,又好奇问:“你这摆摊怎么不去广州摆摊,那边生意总比这边好?”

“都差不多。”大门牙笑了笑,“这边不是刚刚建一工业区吗,不少过来打工的,大部分摆摊的还没发现,生意也还可以,还不用跑来跑去。”

“还是有眼光。”

饭菜都已上齐,三人开了啤酒相互碰杯。陈许便不再说话,听着两人聊天。

大门牙:“前两天我刚刚碰到马四眼,他还不知道我知道他把我弄进局子里,还过来跟我打招呼。”

陈永安看上去挺意外,又说:“算了,不提这个人。”

大门牙换了个话题:“之前在工地找你麻烦的徐当家,那个光头,你还记得吗?他们前几天聚众斗殴,腿被湘帮的给打断了。现在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手下也没人跟他混了……”

陈许一愣,直接插嘴:“什么工地?表哥你还去工地干过?”

“那不是刚来深城吗?也没见识,工地工资高,就在那做了一会。”陈永安还是没提边防证和丢钱的事,嫌丢人。

大门牙一看自己话又说多了,连忙补救,端起啤酒就要敬陈许:“那个,陈……陈小哥,你有多少外汇要换?”

“一千五百美金。”

“那还真是挺多的。说实话现在人民币好赚,美金难搞,陈小兄弟是在哪里发的财?”

“给老外当翻译。”

“唉,那真是学不了……真后悔,我这打小喜欢听评书,听着听着,就把学习给忘了……”

……陈永安请了整整一天假,陈许也没有其他事,两人吃完饭之后便一起和大门牙一起去查探查探如今的外汇“市场”。

汽车站广场前,除了密密麻麻的乘客,各类黄牛小贩也在其中来来往往,有摆摊卖衣服蛤蟆镜的、有守着泡沫箱卖冰棍的、有卖火车汽车票的、以及倒卖外汇外汇券的……

陈永安和陈许对这一切的生态还很陌生,站在一个角落,一人买了一只盐水冰棍,在一处树荫下观望。

大门牙在烈日之下眯起双眼,豆大的汗液开始从额头冒了出来。他眼光扫了广场一遍,很快就发现了熟面孔,走了过去。

“孙哥,您在这发财呢?”大门牙看着眼前的一个癞头摊主,露出真诚的微笑。

那孙哥抬头一看:“这不是大门牙嘛,怎么?想来一起?”

“那可不敢,规矩我懂,我是想来问个事。”大门牙连忙摆手,“这汽车站,谁倒腾外汇的?我想去换一点。”

一看大门牙不是上门找麻烦的,孙哥放下了防备,举手之劳倒也不是不能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