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一外省学子说:“这梁萧虽然大节有亏,但还是感同身受,有点可怜他。”
“屁的大节,梁萧一半蒙古血统,屁股为什么要坐在大宋这边。”
“这也是。”
“后面的呢?”另一名外省学子听得心痒,继续问。
“后面的就没了,你说气不气。”中间的人说,“我已经打听过了,上半年刚成立一个武侠社团,等军训一结束我就加入。如果不良人还不更新,我就号召全体社员给他寄刀片。”
“同去。”、“同去。”……吴材拉着陈许也报了名。
都是这么安利的吗?
明明还是夏天,陈许似乎处于寒冬腊月,嘴巴止不住地抖。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我太难了!
军营里都这样,别提首都一座城了。陈许想都不敢想。
就这么煎熬了几天,军训终于结束。
陈许也不等隔日学校安排的汽车了,更别说晚上的篝火晚会了。他直接把行李丢给吴材,路上拦了一辆拖拉机就跳了进去。
“你去哪,明晚学校开班会选班长?”吴材在身后喊。
“帮我和辅导员请两天假,投票我投你。”
……
“咚咚咚。”
躺在沙发上睡着的文劼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谁啊?”文劼透过防盗门一看,是陈许,立马把门打开。
“嘿,这几天闹得满城风雨。”文劼说,“周明旭都来我这两次打探你的消息,你干嘛去了?”
“军训出不来。”陈许进了屋,“快快,给我纸笔,我现在文思如屎崩。”
断更理由强大,文劼无话可说。他翻出纸笔,递给陈许。陈许接过,伏案就写。
“……脱欢等人离岸较远,见势纵马狂奔,待得潮头西去,方才惊魂甫定,举目回望。却见扛边人影俱无,待要奔近察探,忽听一声长啸,伯颜翻身跃上江岸。脱欢一怔,眉宇间露出失望之色,哼声道:‘梁萧呢?’……”
一边写着,他还有心思和文劼说话:“本来我可以在学校写的,结果断更之后,一帮人喊打喊杀,嚷嚷要给我寄刀片,我是实在不敢说自己就是‘不良人’,来你这借住两日。”
“你在苏省,只怕还不知道自己有多火。”文劼取出茶叶,给陈许倒了一杯,“我之前私下和一帮作家座谈,都在说‘前有不肖生,后有不良人’,唉,这不肖生你知道是谁吗?”
“没有。”陈许摇摇头,“倒是很喜欢兰陵笑笑生。”
“呵呵。你还挺幽默。”文劼笑了一下,趁机掉了下书袋,“这个不肖生,就是平江不肖生,二十年代侠坛首座,是武侠小说奠基人。大家这么评价你,你说说自己有多火?”
虽然事态超出预期,但是陈许内心还是有一丝窃喜的。
不过该装还得装,他一脸无奈:“高处不胜寒啊。”
“我上次去《首都日报》找周明旭,特意去看了一下写给你的信,一个储物间都快装不下了,报社也不敢扔掉,只好花钱租了半间仓库。”
“都是首都的?哪来这么多人?”
“央广。”
“了解了解。”
陈许恍然大悟,央广的服务范围比《首都日报》广多了,虽然评书的频道只是央广旗下的一个子频道,但是至少京津冀地区都能覆盖到,那有这么多信就不足为奇了。
看来,买房子的任务必须提上日程了。嗯,四合院,最好还得是三进四合院。
“对了,我想买套四合院,你有没有路子?”陈许问文劼。
“我哪有这路子,明天我帮你找个人问问。”文劼打了个哈欠,“我先睡了,你等会困了,就自己睡沙发上。”
“你先睡吧,我这两天得多写一些。”
文劼上了床,将蚊帐压好。
此时已是午夜,屋外月色如玉。
玻璃窗是打开的,只有一扇纱窗掩着。一阵凉风吹过,一缕桂花香透过纱窗,绕至陈许笔尖,又转了个圈,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文劼一早就联系周明旭过来取稿,还特意嘱咐两人没吃饭,路上带些烧饼果子。
可惜现在买烧饼果子还得排队,周明旭敲门的时候都已经十点多了。
进门不免对陈许又是一阵抱怨,直到他看到稿子才消停。
“一晚上就写了这么多,我早上一看吓了一跳。”
文劼用烧饼卷着果子大口吃了起来,没有豆浆,就倒了两杯热水。
周明旭一听惊奇的摸了摸稿子的厚度,对着陈许说:“我把你绑上一个月,是不是一年的稿子都有了?”
陈许抱拳告饶:“周大编辑,饶我这一次。以后我就常驻首都,再也不会断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