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萧潇准备带着白帆出去遛弯,下午的时间雨停了,换了运动鞋。
外婆把大雨伞递给白帆,老人总是相信勤带雨伞这句话的,以备不时之需。
没拒绝外婆的好意,白帆接过雨伞,和萧潇一起出门溜达。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黄昏的冬天,出门除了冷,还看不见晚霞。
一条水泥路从门口蔓延出去,有岔路口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人家,除了绿色的菜园字,公路两边的水田都已经没有水了。
有些地方田里不喜欢放水,等春耕再连着谷桩一起犁掉,腐烂的时候刚好可以给幼苗增加肥料。
水泥马路上,有些地方坑坑洼洼的,积蓄了小水坑,萧潇故意踩在浅浅的水里,让它们四处飞溅。
快乐会传染,白帆也有样学样,两个人在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萧潇说道,小时候还没有这条路,那时候都是黄泥巴路,下雨天要是穿着平底鞋的话,回来基本上都是一身泥土。
滑溜的不得了,不懂事的那些小弟弟当成滑滑梯玩,被家长揪着耳朵带回家,一路上哭哭啼啼的。
萧潇自己也玩过,被外婆揍了一顿。
还有那边的桃树,结的果子特别甜,还没完全熟透,就被偷吃完了。
主人家是打了农药的,要等熟了以后才能吃,哪里会管那么多,在小水沟洗个几遍,就囫囵吞枣吃了。
长大了才知道,原来在这里水果和小孩子会吃的东西,家家户户都不会打农药。
真正不让吃的东西,大人早就已经商量好了,想吃也吃不了。
那时候萧潇回来,外公外婆都会备很多小零食的,所以小孩子也愿意和她一起玩。
想起来都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村子里有一颗老树,上面还刻着萧潇的名字。
大竹林里的竹笋,竹荪是红色的蛋里“孵化”出来的,把蛋捡回来放到自己家小院子的泥土里,也会有白色的竹荪长出来。
虽然不喜欢吃那些东西,但是就是乐在其中。
村里还有一条小河,水不深,但是大人不允许小孩子下河,就说故事吓唬他们。
害的很多人放牛都是成群结队的,怕一个人被水鬼抓走了。
这片土地所,发生了很多很多关于童年的事情,萧潇说自己的童年其实在这里。
如果是一直在这里土生土长的话应该是很幸福的事情。
拉着白帆的手,两个人坐在路边的椅子上,不知道是哪个好心人在这里做了个椅子,像公园里那种长椅。
白帆拿出纸巾擦了一下,水已经干了,有点鸟粪需要擦干净。
和萧潇坐在路边,看着远处,一片梯田看出去,就是村子,哪里居住着大部分人,其他的都零零碎碎辐射在四周,萧潇外婆家其实还不算远。
在远点的山里还有人家,外婆的狗子就是在哪里抱回来的。
可以看见村子里的炊烟,袅袅升起,萧潇靠在白帆肩膀上,看着远处。
白帆也把脸贴在她的秀发上,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
偶尔传来的鸡鸣狗叫,和远处的鸟鸣是唯一的声音。
村子里不嘈杂,很安静,家家户户在冬天里都是隔绝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除非是很近的,关系很好的邻居,才偶尔串串门。
萧潇说外公在这一片很有权威,属于是在村里受尊重的那种人,老人说话做事情也很公平。
萧潇还记得小时候,那些吵架的夫妻,要是矛盾调和不了,都会找老长辈出面。
外公辈分很高,萧潇在小时候就有人要叫她姑婆的。
一个咿呀学语的小孩儿叫另一个小女孩姑婆,白帆想到那个场景都感觉好笑。
都是当婆婆的人了,那我不是也是当爷爷了,白帆调笑。
天色渐渐晚了,白帆拉着萧潇的潇洒,准备原路返回,白帆记忆力还是很好的。
转过的弯,岔路口,都还记得,一次都没错。
萧潇笑着说以后出门不需要导航了,带着他就行。
白帆回了句给你做一辈子导航都可以。
一路上没人看见的地方,洒了一路狗粮,铺满了整个小公路。
也就是溜个弯,主要还是想两个人单独聊聊天,回来以后,萧潇要考虑外公外婆的感受。
在外面没人看见,白帆起码过了嘴瘾。
不过回来也挺好的,在萧潇长大的地方住一段时间,很多东西可以感同身受。
比如说外公外婆对于她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再就是外公外婆也是什么事情都考虑着她。
纯孝,说的就是萧潇坐在,很多细节可以看出来,外公和外婆在她心里面占着很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