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山其实很信命,所以总爱患得患失。
奚山的店离池念住的地方有点远,他们开车,池念一路看风景变幻,不时发出“重庆果然是8D城市”的感慨。中途遇到立交桥有点堵,抵达时已经过了将近五十分钟。
江北的商业圈,光是找停车的地方又耽搁许久。
“早知道应该坐轻轨的。”奚山随口嘀咕,他把车钥匙放好,挎着一个运动腰包带池念往前,“还得走几步。”
池念以为奚山的书店会位置偏僻一些,会比较独特,但没想到开在全重庆流量最大的商圈之一。他跟着奚山迷茫地走,地下通道穿了好几个,即便工作日也摩肩接踵的地方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
时代天街四楼,临街一面,池念先看见了夺人眼球的一片蓝色。
书吧的门脸很小,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供顾客进入,蓝色的灯与帘子像青金石提炼后抹开的,明黄色对比鲜明地勾出书吧的名字:
阑珊。
是灯火阑珊处的意思吗?那开在商场周围,有点闹中取静的味道了。
书吧对面有星巴克,隔一个中庭就是电影院与一些餐厅,定位在懒人消磨无聊时光,走进来坐一坐拍拍照,就能耗尽整个下午或者晚上。
外面看着小,走过一段同样蓝得摄人心魂的通道后豁然开朗。一股幽幽的檀香味宣告这里别有洞天,并不刺鼻,就轻轻地萦绕着,先叫人沉浸在了书的氛围中。接着是金属质感的隔断,挂着几个形状奇特的艺术品。
见池念盯着他们看,奚山解释:“祝以明当年的毕业设计,放在家里长灰,我就找他借来放在这儿,提升一下逼格。”
“这样啊……”池念隐约想起这个名字是他学姐的原相亲对象,“他也是学设计的?”
“好像是,我分不清。”
隔断之后才算正式进入了书吧,和外间统一的色调,但稍微柔和,没那么强的攻击性,反而有让气氛安静的效果。
点餐台和制作饮品的开放式厨房藏在角落里,菜单低调地排在桌面最上,而一般会挂价目表的地方挂了几张照片,拍的是重庆的街景与夜景。后期处理痕迹明显,大场景无一例外地有亮色在画面黄金比例处点缀,迷离又艳丽;至于一些小的街角,即将开败的绣球花曝光过度,色调泛黄,带着复古味浓郁的颗粒感。
池念戳一戳奚山的胳膊:“那是你拍的吧?”
奚山承认了,问他:“专业人士觉得怎么样?”
“漂亮,有点重庆森林的风格。”
“我特别喜欢王家卫。”他说完,长腿一勾坐在了点餐台前的高脚凳上,趴在桌面和里面的人打招呼,“小陈,今天生意怎么样?”
池念这时才注意到里面坐了个矮小的女生,扎了两个细长的麻花辫,长相很是清冷。她抬起头,有双猫一样灵动敏感的眼睛。
“还可以啊。”姓陈的女生说一口软糯的普通话,“祝哥说等会儿他找的推广就来了。”
奚山一愣:“我不是说不用吗?”
小陈无奈地耸肩:“他觉得这样对店里好。”
“那算了。”奚山揉揉太阳穴,“做两杯……喝咖啡还是果汁?”转向池念得到果汁的答案后,奚山又说,“做两杯草莓的那个……那个什么。”
“草莓薄荷气泡水。”小陈纠正,听见数量后探头看奚山背后的人,笑了,“这是你从哪里搞来的小可爱?”
“梦里。”奚山说。
第30章 草莓味气泡水
“阑珊”还在试营业阶段,顾客不多。
店里,高大书架占据整三面墙,此外还有些小书柜错落放置,随意借阅,看中也可以购买。另一边,供人休息聊天的卡座都用不同的植物和装饰物做隔断,坐下来时很难观察到周围几桌的情况,做到了互不打扰。
装修得挺有味道,浅蓝与白像天空又像海洋,木质的桌椅,墙边的草垫座位,以及各种枯萎了的插花与木质摆件都保持着统一风格。
池念最喜欢关于灯的设计,看不见光源,但光无处不在。
奚山带他在餐吧最外面的一个位置就座,半开放的,可以看见书架区域。池念随手弹了下花瓶里的一支莲蓬:“装得挺不错啊。”
奚山放松地靠在对面的椅子里:“花了不少钱呢,心疼死我了。”
池念抿着唇,第一次遗憾自己没有学室内设计:“刚才前台那个女生说,今天要来什么推广?”
“祝以明瞎搞。”奚山捏了捏自己的手腕,“这家店他一分钱没出还喜欢各种给我张罗,不过也多亏他,去青海的时候有人帮忙。”
哦,是他啊。池念说:“你们关系真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