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有主见,早早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跟他妈都没为他们烦心过。”
“就小儿子,乖张不懂事,被哄着长到十六七岁,越来越不像话,平时话也不爱说......”
这一桌家长不论别的,聊孩子的时候总是很有话说,汤瑛也蹙眉加入讨论:“我儿子也不爱说话,但是很懂事。”
晏休提前离去。
身后追出来一个人,晏休认得是刚才陪在俞京缘身边的俞僚,他两刚才打过招呼。
其实从五官上能看出来俞僚跟俞绥的关系,只是浑身的气质一点儿也不像。
俞僚开门见山道:“我得到消息,说你跟我弟弟未来会在一个班里。”
晏休没应,微薄的目光在他脸上落了一下,从他耳后穿过去,跟走神了似的。
俞僚微微蹙眉:“我弟弟还小,不太懂事。”
晏休:“......”
他总感觉这一家子都怪怪的,他略一顿,静静地说:“刚才你爸好像在里面说,他已经老大不小了,还不懂事。”
说到这晏休停了,抛给俞僚一个供他自己体会的眼神。
俞僚估计是这话说多顺口了,一时顺不回来。反正晏休直到离开的时候也没从俞僚那些前后自相矛盾的话里弄懂他到底想干什么。
他原本以为,俞伯伯和俞僚这一次是为了让他在学校里多照顾俞绥,作为这样的世家关系,他尚且没觉得有什么。
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要捏不捏的态度,似乎笃定俞绥在学校会闯祸,既想给他教训,又认为他无法承受任何打击。
晏休没养过弟弟,更没养过儿子,无法感同身受。他想起那个白白净净的小少爷,双手合十讨乖的模样,漫不经心地想,倒是挺会撒娇。
-
假期一晃一片时间哗啦啦地过,俞绥浑水摸鱼过了两个月,即将离开之际,忽然生了一丝愧疚。
他仍然固步自封,没有半点进步,还是那个哥嫌姐嫌的咸鱼。
俞绥数了数钱,他吃饭没怎么花钱,日常开销极低,还有杨飞文救助,剩下五百块钱。
很久之前上超市买的那袋食材最后都进了垃圾桶,表哥说他买的那批玩意都不能用。
俞绥数了数,抽了一张红的,又上超市买了一批食材。
下午三点,俞绥的第二次挑战再次告捷。
即使这一次他买齐了工具,他也没想到除了萝卜要去皮,番茄要去皮以外,连蒜都要剥。
“哦,那葱要烫一遍去皮吗?”小少爷已然心中放弃,慢吞吞地爬回床上。
他将手机平放在床头,颇有仪式感地冲手机拜了三拜。
那头懒洋洋的音调念着繁琐的程序,长天眼了似的说:“行了不用拜了,找跑腿送我家来。”
俞绥:“谢谢哥。”
完了又叹了口气。
“闲久累心病,开学了就好了。”阎无衍在俞绥头上一探,拍拍他,“行了,洗手吃饭。”
“俞绥你这个就叫无病呻吟。”粟粟捧着碗从他边上路过,“矫情得跟个大诗人似的。”
“大诗人哪矫情?你别喊我名字,我也是你哥。”俞绥跟在他身后慢悠悠走,绕了个弯缠上阎无衍,懒倦道,“哥,你给我算一算,我觉得我这开学要不太平,眼皮老跳。”
“一次五百。”阎无衍眼都不眨。
这是故意掐俞绥七寸,俞绥不紧不慢跟上:“开学之后转你一千,你给我算两次。”
“......”
阎无衍被他缠得没法,洗了手出来,推俞绥到位置上坐下:“算一次,你开学有贵人。”
俞小少爷愣了愣:“比我还贵?”
粟粟抱着碗仰头直笑。
阎无衍想了想:“差不多吧,你世家哥哥。”
世家哥哥这可不是能算出来的,显然他是从哪知道了消息。
“哦”
俞绥顿失兴趣,百无聊赖地揉揉粟粟的毛脑袋:“我就缺个弟弟。”
返校之前,俞绥回了一趟家。
走时俞绥将那批电器送给楼下收废品的阿婆,用换来的钱买了三箱饮料送给在他楼下公园椅上坐了足足两个月的三位大叔。
少年拖着行李箱从他们身侧经过,认认真真地打招呼:“辛苦了。”
三人:“......”
俞家和以往没有什么两样,俞绥大白天回来,老爸和俞僚俞贞俞斯都不在。
俞绥跟阿姨和管家打过招呼,居然看到了难得没出门的老妈。
“回来了?”袁语一身跟俞绥如出一辙的懒倦,手臂贴着回旋楼梯的扶手,细声细语地问:“澳洲怎么样,好玩吗?怎么去了两个月,一点都没晒黑呢?”
俞绥:“......”
他哪知道俞斯把他编排到澳洲去了。小少爷回来时就带了个空箱子,他把行李箱往楼梯下一踹,糊弄道:“天天下雨,没出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