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学服装设计,上不起昂贵的考前艺术班,联考过后,他便到公园里,一天画五十张速写,从放学一直画到深夜,记录下每一个驻足的身影,最终成功被S大服装设计系录取。
他想在大学里谈一场恋爱,于是花了两年时间,追到了艺术学院公认的男神穆颜。
他想出国深造,哪怕英语基础远不如其他城里长大的孩子,通过不懈努力,他还是收到了心仪学校的offer,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可这些真的是他想要的吗?异国他乡,面对永远要求严苛,且审美与自己存在巨大差异的导师,面对满怀歧视,从来不愿意与自己同组的同学,面对斤斤计较,却又永远没有好脸色的房东,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
他想起了答应他不再操劳的奶奶,他在这个陌生国度在餐厅打一天工的薪水,或许奶奶需要捡几个月的废品才能赚取到。
他又想起了离婚后已经各自成家的父母,就算再不容易,还是各自攒下钱,偷偷塞给他,就为他能学了本事,在外头过得好些。
哪怕疲惫,他也只能咬牙坚持。
或许是那段时日他的状态实在太差,在国内的同学给他介绍了自己认识的一位学长,Carllyle。
Carllyle是S大计算机系毕业,之后到M国读研,但与其他人不同,Carllyle其实是在M国长大,初中时才因父母太过忙碌,而被送回S市,因此他对M国的一切都十分了解,他父母也恰好在石安澜所在的城市。
石安澜加了这位学长的社交软件,但也仅是添加了,他不是一个习惯于麻烦别人的人,尤其是,他与对方并不熟悉。
假期时,他为了省钱,没有回国,而是将一学期攒下的积蓄全给奶奶寄了回去,自己在餐厅打工攒下学期的生活费。
他一天工作十个小时,晚上还要完成导师分给他们每个人的任务。
或许一个人在外实在太过孤独,他偶尔会翻看Carllyle的社交平台,看看他分享的人事物,后来他意外发现,原来Carllyle也在S大的海外校友群里,并且与他这样忙到常年潜水,连群都甚少打开的人不同,Carllyle在群里非常活跃,会给新出国的学弟学妹们科普注意事项,会给遇到困难的人提供一些帮助,放假无聊时,也会在群里与其他人聊些新鲜事物。
石安澜从群里知道了Carllyle的中文名——卫承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习惯了每天睡前翻看卫承安又在群里说了什么,会存下对方发过的美景吃过的小吃,这算是他一天中为数不多,觉得放松的时刻。
两人第一次产生联系是在一个雨夜,那日石安澜打完工回到寄宿家庭,却发现自己原本上锁的房间被人打开过,桌上的设计稿也散落一地,还被人踩上了脚印。
后来才知道是房东太太的女儿要办生日派对,他们给她布置房间时,需要用到颜料,嫌临时出去买太过麻烦,想起他是学设计的,这才去他房里翻找。
石安澜一气之下跟房东一家子大吵了一架,当晚就结清了钱,收拾好行李从那里离开。
找寄宿家庭不是件容易的事,石安澜的预算又不高,更没钱在酒店住太久,走投无路之下,他还是鼓起勇气联系了卫承安。
自从添加好友后这位小学弟从来没找过自己,卫承安忽然接到他的语音消息还有些意外,但在听他说完处境后,还是十分好心地替他想办法,几天后就通过与他同城的父母,替他找到了合适的寄宿的家庭。
在那之后,他更加关注群里的消息,偶尔也会鼓起勇气搭话,时间久了,大家组织线下活动时也会邀请他一块儿,但因为经济情况,他一次也没有答应过。
在相处的过程中,石安澜慢慢发现自己似乎对这个素未谋面的男人动了心,并且他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对卫承安与当初对穆颜时心情完全不同。
穆颜是个十分温柔的人,哪怕是他先追的对方,在一起时他也总是受照顾的那一个,与穆颜在一起对他来说是一件很舒服的事,不用思考太多,也不用特意做什么来维系关系。
卫承安不同,卫承安是个大大咧咧却乐于助人的大男孩,朋友很多,说话也很直,石安澜总会忍不住替对方担心,担心对方说错话得罪旁人,他还会因为卫承安在群里一句随口的关心而心跳加速,也会因为他的一句玩笑而有一天的好心情。
直到喜欢上卫承安,他才意识到,自己曾经的那段恋情里,比起恋人,穆颜对他来说更像是一个哥哥,因此哪怕分手,两人也都十分平静,除了伤心,更多的是一点点即将形同陌路的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