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追你啊_作者:谢与迟(14)

  郁启非:“那每天午休时间补习一个小时,一天四百?”

  陆惟顿了一下,转过头来看他。

  郁启非:“五,五百?”

  陆惟目光扫过他过于朴素的衬衫、廉价球鞋和长得颇寒酸的包:“我还以为你家破产了,原来没有?”

  郁启非干笑了两声。

  此后直到陆惟讲完那道题,都没再提过补习的事。

  郁启非暗自想:这是怎么了,不是他提的补习么。

  把他的兴趣勾起来,又忽然不给下文了。

  他忍不住问了一下:“那补习的事……”

  “你就不考虑下,眼前这个人是当初甩了你的人吗?”

  郁启非:“这个……考虑过。”

  陆惟侧过头,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但是……你都给我讲题了,应该就是不介意了吧?”

  陆惟默了。

  他有点想问:那你自己就不介意吗?

  可是郁启非就跟不开窍似的。

  “唔……我当时,确实不太合格,但是就算分了,我们也能继续……”

  “做朋友?”陆惟接过话。

  郁启非没答,根据他的经验,再说下去可能陆惟就会生气了。

  陆惟轻笑一声,心想:果然是没放在心上,才会觉得分了手也能做朋友,没心没肺的。

  倒显得他太在意那段感情了。

  “我没上大学,毫无资历。”陆惟刻意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价补习高了,包养少了,但是去个零又有点对不起你家的矿。两百吧,一个半小时,外加全天微信恭候。”

  说着,就把二维码推了过去。

  郁启非被他那句“包养”呛了一下,他看了看被挤在二维码之间的熟悉的头像,说:“没删。”

第6章 06 Bach:Gavotte en Rondeux

  陆惟不动声色地收回手机。

  有的“没删”是旧情不忘,有的则是满不在乎。

  从二人那段交往的经历来看,八成是后者。

  他们俩认识得早,初中就是校友,后来高中又碰巧都去了帝都,碰巧都报了一个学校。

  这么多个“碰巧”下来,再普通的关系也该变熟了。

  后来忘了是个什么契机,发现对方取向一致,再后来就有点水到渠成的感觉。

  当然,这只是陆惟认为的水到渠成,那时候年纪小,想事情想得简单,觉得谈朋友就是喜欢就谈了,不想也不屑考虑别的。

  后来才意识到郁启非是个相当佛系的人,凡是对他来说没有拒绝的必要的事,他都能轻松地回答一句“好啊”、“可以啊”。

  以至于到最后分手的时候,陆惟都没有分清楚郁启非到底是真的也喜欢他,还是只是听了他表白觉得交往也没问题所以随口答应的。

  他们俩正式交往是在四月份,期间主要完成了两项成就。

  一是在同一个学校里上演异地恋,二是陆惟给郁启非当免费家教。

  正式分手是在十月,刚好半年,分手前至少有三个月未曾见过面。

  仔细数数,连牵手的次数都算少的。

  陆惟知道这不能怪郁启非。

  他那时候要比赛,要训练,要表演,忙起来的时候饭都吃不上就得上台。陆惟喜欢他为了自己的梦想发光的样子,他们俩走不下去,可能是时候不太对。

  从图书馆出来的时候,体育课的时间已经结束,雨也停了。

  陆惟去超市绕了一圈,习惯性拿出手机付款的时候,发现补习的钱都已经转过来了。

  整整三万,直接付清了一个学期的钱。

  陆惟不禁怀疑郁少爷这是嫌有钱没处花。

  超市收银员提醒他:“同学,我们这儿只能刷一卡通。”

  陆惟回过神,摸出一卡通刷完,拎着一袋子的饮料零食往回走,边走边刷了刷郁启非的动态——没有动态。

  他设置了最近一个月的权限,但一个月里都没有发过什么,头像换成了平平无奇的风景图,名字也换了,记得以前还是“CANNON”,现在改成了“飞鸟”,再配上这风景图……

  陆惟把他置了顶,跟陆安回并列在一起。

  不知道的人一眼扫过,搞不好会以为这二位是他爹妈。

  陆惟对着这个冷冷清清的号意识到一个问题:郁启非像是把有关他曾经喜好的一切都给抹去了。

  第二天他们约好在图书馆见面,陆惟状似随口一问:“你怎么也留级了。”

  郁启非:“跟不上进度。”

  “但你是去年转来读高二,你从帝都转走,是前年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