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后,说书先生回乡奔丧,林供奉不想在家务农,就逃进洛城,在瓦肆各家戏曲杂耍班子里替人家拉琴伴奏,间或扮个丑角引人一笑,以此挣钱糊口。
瓦肆里龙蛇混杂,其中不泛藏龙卧龙之辈。林供奉聪慧机敏,机缘也好,后来得到了一个在瓦肆养病,困顿潦倒的西域胡人胡琴乐师的青睐。
林供奉细心照顾胡人几年,胡人也精心指点了他几年琴艺,可惜那胡人乐师最终还是病重而死。死前把他的女儿许配给了林供奉。
林供奉照顾胡人乐师几年,一来二去,跟那胡女早就生了情愫,料理完胡人乐师的后事,也不讲大唐要守孝三年的礼数,就跟胡女私合了。
然后林供奉带着胡女回到了林家村,想给胡女上籍。不想林家人一看林供奉外出十几年杳无音信,忽然带回来一个浓妆艳抹,还露胳膊露胸脯,风骚妖媚的胡女,还说是自己的妻子,林家人顿时发飙,一顿臭骂加拳打脚踢把林供奉赶了出去。
林供奉只得带着胡女继续在瓦肆厮混,其间,林供奉的胡琴技艺渐趋成熟精湛,开始有班子让林供奉去自己的场子里进行客串表演,名声渐起。
林供奉是个胸无大志,没有成算之人,胡女却是个贤内助,把紧了钱财这一关,等钱多了,就在瓦肆盘下家小杂货铺,胡女也不怕抛头露面,把铺子经营得十分火红,这时,胡女生了个女儿,于是胡女招了个可靠的大掌柜经营铺子,自己转入后宅安心做母亲。
林供奉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参加了壬辰年考花榜,在胡女的运筹下,成为花盛相公,又被赐了供奉出身。
有了官身的林供奉带着胡女回到林家村耀武扬威一场,终于把胡女的户籍上在了林家自己名下。
然而,不幸的是,胡女八年前难产,母子俱亡。林供奉感念胡女情谊,守着胡女留下的女儿,一直不曾续弦。
有胡女留下的杂货铺,林供奉父女的生活也算安稳,林供奉虽然混了很多年瓦肆,并没有落下什么不良嗜好,挣的例金,就想着多给女儿添些嫁妆。
他甚至都打算好了,等女儿出嫁时,他就把杂货铺盘出去,大部分给女儿做嫁妆,小部分带回林家村养老。他是官身,林家还指望着靠他免税免役,自然得曲意供养着,巴不得林供奉活得越长越好。
凡一笑着问:“哎哟,林大人,你家姑娘长得像哪个?像她娘,还是像大人?”
木尘也道:“我也没见过唐人和胡人的后代长得像啥模样?唉,想不出来。该不会半边像唐人,半边像胡人?呃……想像一下,就好吓人!”
林供奉板了脸,啐道:“起开!少胡诌,姑娘家的样貌是你们这些小崽子乱打听的?”
安然前世不知看了多少混血儿,知道混血儿大多异常漂亮,便也笑道:“你们少在那乱嚼舌根,林姑娘必定美若天仙。”
说完,安然又笑问:“林大人,你家姑娘大概这一两年就该出嫁了吧,届时咱们这些做长辈的也去恭贺恭贺,送点薄礼,给林姑娘添点妆。”寄园众人听了,也纷纷叫嚷称是。林供奉虽不是他们团队中人,也算是个熟人。
林供奉听了,一叹道:“小女尚未字人。”那胡女在林供奉考花榜前几年就生下女儿了,因此,大家算着,林姑娘怎么也得十三四岁了,怎么还没许人家呢?不过,事关人家闺阁之事,大家便不好再问。
转眼就到了年底。别的官衙逢年过节都封印闭门过节去了,可是太乐署不同,越是逢年过节,太乐署越忙。
腊月廿八日,皇帝祭祀太庙,太乐署少不得派教坊司下的诸多乐伎前去献舞献歌,为示慎重,还派了太乐署供奉安大人出场领舞。
不过这种祭祀舞蹈,关键是要跳得庄重整齐,舞蹈本身一点难度都没有,甚至没有多少舞美,主要是作为一个仪式而进行。
腊月廿九日,皇帝赐群臣宫宴,宴席间会有歌舞百戏杂耍等表演,以表达太平盛世,君臣同乐的意思。这一台宫宴表演才是太乐署每年重之又重的差事。
这是一台大型综艺表演,太乐署甚至会征调瓦肆艺人应差充役,负责安排这台综艺表演的教坊司博士们年年都发愁。
安然觉得,这台大型综艺表演,差不多就是穿越前的春节晚会,只不过这台综艺表演是在白天进行,地点在皇宫的泰宁殿。
观看综艺的是一众正四品以上被赐宫宴的京官及他们的夫人,可带一名幼子或幼女,以及皇帝皇后。
宫宴从午时初刻开始,一直进行到未时左右,前后一个半时辰,一般会准备二十到三十个左右的节目,节目要一直表演到宴会结束,但不一定要把准备好的节目都表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