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这个番突使节的唐话倒说得字正腔圆,音咬得准,只是略为有点生涩,不够流畅。
“来你妹!”
安然只当没有听见番突使节的话,头也不回地退下去了。只是在退下之前,听得堂上有陪宴的大臣解说道:“大人有所不知,这剑器舞自从被长孙大娘舞出名了之后……”
因为官宴也在皇宫里,安然跳完了,也不能自行出宫,便换下舞衣,在一边看其他人上场表演,要等官宴结束了,大家收拾好了一起出宫,人和东西,在进宫和出宫时都会清点,甚至还会搜身。
安然无事,就见几个跳胡旋舞的教坊司乐伎垂头丧气地跑进了他们化妆的偏殿,一边哭着,一边换下舞衣。安然便上去问怎么回事。
原来,这几个跳胡旋舞的乐伎正在献舞,就被高坐客位的那克使节叫停了,说她们跳得不好,他亲自下场,跟乐伎们一一对舞,没一个乐伎跟着上番突使节的舞步节奏,便都败下阵来。
最后乐伎献舞变成了那克使节的独舞,他热烈奔放的舞姿,刚劲快速的飞旋,赢得了满堂喝采,这也成了大唐跟番突结盟友好的一段佳话。
不过那几个斗舞败落,丢了大唐颜面的乐伎回到教坊司,狠挨了一顿训诫惩罚。
安然心头,对这种从西域流传过来的,没有什么技巧的胡旋舞,并不如何看重,少于研究,更没有练过。这是安然第一次听说胡旋舞还有斗舞一说,这不由得引起了安然的兴趣。
晚上回家,安然只是问了凌肆一句,凌肆立即来了兴趣,当下就给安然跳了一段,安然看凌肆跳胡旋的样子特别嗨,似乎特别喜欢跳这个舞蹈。
后来安然去教坊司向胡旋舞伎请教了一通胡旋舞的常识。
胡旋舞确实是从西域那边流传过来的,随着西域商贩北上南下,胡旋舞不光是在大唐,大唐北方,西南方的相邻各国,也都相继流传开来。这个舞蹈因是从西域流传过来的,其中又有什么多旋身动作,故名胡旋。
胡旋舞可独舞,对舞,多人舞等等,曲子节奏明快,节点分明。舞蹈有多个相对固定的动作和舞步。
正因为舞蹈有这些相对固定的动作和舞步,使得很多不会舞蹈的人,稍加练习就能学会,这也是胡旋舞能够流传开来,风靡一时的原因。
当然,大唐的士绅们是不会把胡旋舞拿来表演的,就在一些聚会上大家一起跳一跳,做为一种雅趣,图个一乐。
胡旋舞传到番突,草原民族本来就热情奔放,能歌善舞,再加上草原民族又不存在什么轻贱舞者的观点,也没有专门的乐伎这种职业,经常是上上下下聚在一起唱歌跳舞。
胡旋舞在草原民族那边更是一种人人都会的舞蹈,不然就没法跟族人同乐。
安然看了乐伎们展示的胡旋舞,就觉得这个胡旋舞有点像是古代的一种国标舞。
不管是胡旋舞,还是国标舞,都分为两个层次,低层次就是供一般的民众跟周围的人同舞同乐,主要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和情感,会跳就行了,相当于一种交谊舞。高层次就要求掌握高深的舞蹈技巧,可以进行专业表演,胡旋舞可以斗舞,国标舞可以竞技。
像那个番突那克使节能够用胡旋舞斗败教坊司里专门进行胡旋舞表演的乐伎,说明他绝对是个胡旋舞高手。
安然一向专注于舞蹈艺术表演,觉得竞技类舞蹈展示的是舞技,而不是舞蹈艺术,不免一直小觑了竞技舞蹈。
安然想不到胡旋舞是一种类似国标舞的舞蹈,既可以用来表演,也可以用来竞技斗舞,安然倒有了兴趣,想着要练一练。
凌肆是来洛城给凌家办事的,事情办完,再担误几天,他就不能不告辞离开,回荆州向家里复命。
跟凌肆相处得久了,安然十分喜欢他的耿直性子,反正无事,便送凌肆出城,一路送到十里长亭。
站在十里长亭的小山岗上,远远地看见一条长长的队伍,从洛城出来,蜿蜒着往北方去了。
安然一看那队伍的仪仗和护卫,便知道是平萱公主的送嫁队伍。原来,好巧不巧,平萱公主也定在这一日启程,离开生她养她的洛城,前往优兀平原和亲。
安然站在矮岗上,望着那送嫁队伍一路北上远去,一直到看不见人了,才叹了一口气,心里默默祷祈:“平萱,我又为你编了一支舞,但愿今生,我还有再次献舞给你的机会,希望你看了这支舞,能够开心一些。”她夹带着送给他的巾帕,他会好好收着,那是贵为大唐公主,依旧无法说出口的少女思慕。
凌肆没打扰安然,一直等安然自己回过神来,问道:“距离这么远,什么都看不清楚,刚那么大一队人马,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