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花魁公子将要再考花榜的消息传得满城风言风语,安然以为安家或方家会有人出面阻拦自己。上次为了考花榜的事,安家和方家共同决定把他送回林州老家关祠堂。
这一次保密工作做得不好,提前泄露了消息,怕方安两家要上门寻衅,安然都跟寄园众人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哪知,方安两家都没反应,让安然大大松了一口气。
安然因报名得晚,被安排在第三天午后第六场,也就是最后一场。这个场次不是不太好,而是非常不好,大家热情耗尽,金钱耗尽,很难出好成绩,也很难得到高额打赏,不过安然一点也不在意。时隔十二年,再考花榜,安然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开考的第一第二天,安然都懒得去打听赛事情况,只管在家里对《精忠报国》进行最后的排练和打磨。到了第三天大家吃过午饭后,才一起去了教坊司。
碧奚厅里楼上楼下早已经坐满了人,还好安然等人作为参考人员,另有小门直通后台。因是最后一个出场,安然等人暂时还轮不到使用化妆间,一些人便散坐在后台角落里,凝神屏气,开始酝酿情绪,一些人便挤到后台台阶边,揭起帘幕,看别人的表演。
不知过了多久,安然正沉浸在浮想中,忽然听人又推又叫:“爷,快去看,快去看!”语气中带着说不出的惊讶慌张之意。
安然睁眼一看,却是木尘。他这次顶替的是四凌的角色,在台边击鼓并合唱。便问道:“什么事?”
木尘道:“快去看,正在跳舞那个,你一看就知道了!”说着,又赶紧去叫梁小峰和容问凝两个。
安然还没凑到后台边,就听出正在演奏的乐曲,其主旋律,赫然竟是《送别》的旋律。这支歌,是他充军离开洛城时,唱给前来默默送行的洛阳民众的。
当时是清唱的,也只唱了一次。想不到这支歌,和曲子居然被人记了下来,记得还相当完整,然后又谱了出来,似乎还流传开来?
那时候安然正处于心情极度低落时期,阿辰怕触伤安然,没敢叫安然再唱几次,一直没有把这支歌谱出来。
因是清唱,记谱者不可能知道前调过门,因此,记谱者就根据主旋律,自行加上了前调过门。这一位的创作风格,明显比阿辰的谱曲风格更细腻婉约一些,但偏于绵软悲伤。
安然的这么些想法,只是在脑子里一闪而过,继而就听到一个女子娇声婉转地唱道: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这已经是歌曲的第二段了。安然听那女子唱得很是娇揉造作,大约想极力凸显离别的悲伤情绪,反而有种为悲而悲的做作感,不是那种哀而不伤的雅正。
安然挤到台阶边,透过帘幕缝隙,看见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子正在前台且歌且舞,唱的正是那首《送别》,跳的是一支慢舞,从她举手投足来看,估计也是打小就练舞,功底扎实,身体柔软,舞姿舒展,跳跃轻盈,难度动作也能完成得平稳流畅。
木尘长期呆在安然身边,对这种程度的舞蹈,本来应该不会觉得惊奇。然而,这个女子在舞蹈中穿插了不少踮起脚尖和绷紧脚尖的动作。
她的踮脚尖,不是用前脚掌着地踮起来,而是真正地把脚尖踮了起来!在她脚上,赫然穿着一双安然从穿越前带过来的芭蕾舞鞋!
曾经,安然的脚尖舞,风靡了整个洛城。安然刚刚出任供奉之时,那些向安然发出请柬相邀助兴的勋贵士绅们,就非常喜欢欣赏安然的脚尖舞。
而且因这脚尖舞没人能仿跳出来,安然又一向号称仙姬授舞,更增添了脚尖舞的神秘色彩,一众豪门名流对脚尖舞趋之若骛。
其实,安然从没想过要把脚尖舞当成不传之秘,只是这种脱胎于芭蕾的脚尖舞,要有一个系统练习的过程,最好是幼而学,安然那时年纪尚小,没想过收徒传艺,想着等以后再说。
想不到,在这个意外的时间,意外的地点,安然意外地看见了脚尖舞,看见了芭蕾舞鞋!这可是只有安然和寄园拥有的秘密呀!难怪木尘会那么惊奇慌张。
尽管,那女子只是把脚尖舞的踮脚尖技巧融入了慢舞中,连芭蕾舞的皮毛都还没有摸到,更未能把芭蕾舞那种独特的高贵,优雅的风姿融入舞蹈中,就只是这么一个踮脚尖的小技巧,就已经让她的舞蹈大受欢迎,她明明唱着悲伤的《送别》,台下看客却阵阵叫好。
等到女子表演完了,安然等人回到后台,木尘也凑过来,问:“那是爷的脚尖舞呀!那个女的怎么会跳?还有那鞋子,除了凝姐,阿菡,阿巧,阿碟几个,谁还会做?”第201章:两届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