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笔记_作者:清韵小尸(383)

机构非常神秘,几乎没有留下什么信息。

他们查遍了网络,也没有找到这家机构的明确负责人以及注册信息,更不用说税收和钱款来源一类,更没有找到里面的员工信息,病人资料。

相应的,警方也就无法知道这家机构存在的具体年限,里面的规模,究竟一共有多少人。

虽然他们现在获得了一些口供,却没有办法把信息有效整理出来。

审问完了徐霜,陆俊迟从审问室里出来,拿过了重案组这里新搜索来的所有资料,递给苏回看。

乔泽指了一下道:“我这里也进行了相关的网络搜索,唯一搜索到的,是十几年前的一条招聘信息,那还是互联网还不算发达的时代,信息是发在一个同城论坛里的。”

那是日期久远的一则信息,信息写的非常简单:

“招聘大量大学生,在暑期参与心理学试验,时长四十五天,包吃住服装,有偿。有兴趣的可以加我,联系面试。”

下面很多人问他,实验内容是什么,有什么要求,发帖人并没有太多的回复。

372这个词仅仅是在回复里出现过一次。

有人有兴趣,问要去哪里面试,那个账号打了一个:“长源路,372号。”

“现在的道路已经从新划分,但是核对二十年前的地图,那里应该是在长源路上,看来,372这里是用地名来命名的。”陆俊迟皱眉,“什么心理学试验需要招大量的学生?而且看起来是偷偷摸摸的,完全不提试验的内容。”

姚飞看了看:“需要多人的心理学试验,那范围可就广了,比如利用那栋建筑的地下室……”说到这里,他看向苏回。

苏回心领神会,揉着眉心道:“我也怀疑,那些人是想做斯坦福监狱试验。”

这一点可以从徐霜的环境描述联想到,那个小白楼的地下,听起来非常像是一座不正规的监狱。

现在从他们掌握的信息来看,这些人在研究院里面所做的事情,进行的试验,无疑都是违法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有人曾经利用那里,找来了大学生们,进行了那个试验?

乔泽开口问:“是那个模拟监狱的试验?”

苏回点头。

在诸多的心理学试验之中,斯坦福监狱试验室是非常有名的,试验模拟的是真实的“监狱”环境,由学生扮演狱警和囚犯的角色。

根据当时的报道和留下资料来看,试验之中学生带入身份陷入较深,无法自拔,受到了严重的身心伤害。

这个试验在1971年进行,从那时候开始,就在心理学界饱受争议。

人们对这个试验有极大的兴趣,有多本书籍,甚至于电影之中涉及到了这个试验。

后来也有很多人对试验的结果表示怀疑。

人们认为,短期的身份互换并不会造成当时报告之中所描述的结果,更不会扰乱人们的心智。

后来陆续有心理学家指出,进行试验的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是为了结果哗众取宠,才那么书写试验报告,并且他有造假的可能性。

甚至有录音证明,当时“狱警”做出的残暴行为,是受到了主持教授的引导,而在场尖叫的囚犯也是一种表演。

这像是一场真人秀,那么它的最终表现和结论,也就不那么可信。

为了证明这一点,弄清楚结论的最好方式,恐怕就是重新进行一遍试验。

“不过这些,只是我的猜测而已……”苏回谨慎开口道。

陆俊迟道:“当年的事一定会有知情人,我们可以征集相关的证据。”

“王副局忽然自杀,很可能是对方已经警觉,这说明我们目前的调查方向都是正确的,对方是被逼无奈,开始了断尾自保。”姚飞嘴角带着冷笑,“他们那些人在藏,在退,于我们而言,现在才是趁胜追击的最好时机。”

他说的话是对的,可是重案组里其他人都有些一筹莫展。

老曲嘀咕道:“看起来线索很多,那些人也说了很多的信息,却一点也没有可以追下去的。”

这个案子哪里那么容易……

第140章

总局之中, 话题说到这里,姚飞又想起了什么,问苏回道:“对了, 那家伙呢, 什么时候回来?”

苏回知道姚飞提的是邢云海。

姚飞不喜欢用预言家称呼他, 总是会使用“那家伙”这三个字。

最初这个称呼是含有一些贬义的,因为他总觉得邢云海有些迟钝,不够敏锐,跟不上他们的思路。

他还觉得预言家这个绰号有些夸大, 觉得邢云海不该作为一个侧写师待在行为分析组,就总是用“那家伙”来指代他。

可是后来有一次, 当邢云海指出了他的一个思维漏洞之后, 月光沉默了很久,最后打了一行字:“我错了,这一次是你对了。”